念其年迈,待时机成熟,便迎归故里,安享天伦之乐。”
崇祯沉吟片刻,言辞恳切。
此事回溯,实乃前朝遗恨,想当年陕西盗影初现,朝野间剿抚之争如火如荼,终是前任一念之差,择抚弃剿,留下千古遗憾。
今朕拨乱反正,以慰忠魂,亦示天下以公道。
担当安抚盗寇重任者,乃杨嗣昌之尊父杨鹤,其人品端方,清廉若水,洞悉贼影起因,皆源自饥馑与失地之痛。
若朝廷恩威并施,赐田赐种,则盗患自消,如春雪遇阳。
然世事难料,朝廷吝啬之至,仅赐银十万两、粮两万石,犹如杯水车薪。
彼时,紫金梁、八大王等群雄并起,部众浩瀚,七八万众,区区财物,何以平乱?
更兼朝廷对士绅兼并土地视而不见,致使招安之众,稍得温饱,旋而复叛,犹如火中取栗,难以为继。
此事非杨鹤之过,乃前朝遗祸,然朝堂之上,需有替罪之羔羊。
东林党人畏首畏尾,不敢指责前任,遂将罪责转嫁于三边总督杨鹤之身,致其身陷囹圄,几遭不测。
彼时,初入仕途之杨嗣昌,闻父蒙冤,心急如焚,三上疏表,愿以身代之,其孝心感天动地。
终得前任宽宥,杨鹤免死,然流放之苦,父子皆痛彻心扉。
崇祯帝明察秋毫,知杨嗣昌乃忠孝两全之士,遂欲纠偏补过,以慰其心。
未料杨嗣昌闻旨,泪如雨下,跪于御前,声泪俱下:
“臣愿代父领陛下之恩,此生誓以肝脑涂地,效忠陛下,万死不辞!”
此情此景,令人动容,亦彰显其忠孝节义之光辉。
杨嗣昌心结深重,父杨鹤之难,如利剑穿心,每当京城繁华映照心头,便念及千里风霜中老父之苦,痛彻心扉。
文人士大夫,名节重于泰山,其父一生清廉如水,却错被冠以无能之名,遗笑后世,想及此,杨嗣昌心中五味杂陈,父之苦痛,感同身受。
幸而崇祯圣明,一朝昭雪其父冤屈,杨嗣昌感激涕零,如沐春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御前谢恩,崇祯皇帝温言抚慰:
“杨卿平身,此乃朝廷之过,朕略尽绵薄,待国库充盈,必有厚报。”
言语间,尽显帝王之恩泽与歉意,实则暗含深意,望杨嗣昌日后更尽犬马之劳。
转而顾及温体仁,眉头紧锁于军饷之困,崇祯龙颜含笑,赐封太傅之尊,语带春风:
“温卿,朕今日晋你为太傅,望卿能成百官楷模,引领朝纲。”
此言一出,温体仁震惊四座,太傅之位,三公之首,乃文臣梦寐以求之巅峰荣耀,自大明开国以来,鲜有生受此爵者,唯张居正一人而已,今日殊荣,何其难得,温体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恩此宠,犹如天降甘霖,不仅是对温体仁个人之嘉许,更是崇祯皇帝深谋远虑,以高官厚禄,激励朝臣,共赴国难之智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枕边人 周总别逼了,商小姐不让你携子上位 尘世刀吟 为她折腰 诱爱 侯门嫡女流放日常 孟南絮周寒之全文免费阅读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娇妻难守,我提离婚她哭了 盗墓:怎么谁都想对我负责? 双穿:农村夫妻扬名大周 一胎三宝,薄总求我带崽上户口 驭兽神女太嚣张,魔尊揽腰宠入骨 重生后,我在娱乐圈里虐渣 真千金有瓜她是真爆啊 末世重生:我用雷霆击碎黑暗 魔帝老儿靠边站 嫁给白月光,温总宠妻上瘾 异能新的世界 投奔东莞嫂子,她却带我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