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是哪颗星?也就是木星。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木星为最大,其质量是所有其他行星之和的两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于是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
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它的计量方向和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
由于十二地支的顺序为当时人们所熟知,因此,人们又设想有个天体,它的运行速度也是12年一周天,但运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太岁。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关系规定后,就可以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出太岁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顺序来纪年。
木星绕天一周,实际上不是十二年,而是11.86年,所以每隔八十二年就会有一个星次的误差,叫做“超辰”或是“超次”。
春秋时期星象学中,岁星的位置代表了不同的国家,岁星的运行以及与其他星体的相对位置也就对不同的国家有影响。
所以,春秋时期的占星术,多半拿岁星说事。春秋时期,有几位占星术的高手,他们是郑国的裨灶、鲁国的梓慎和宋国的子韦,这里略作介绍。
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也就是季札出访各国的前一年。这一年春天,鲁国气候反常,异常温暖,各地都没有发现冰。鲁国大夫梓慎断言:“恐怕今年宋国和郑国要发生饥荒了。”
“为什么?”有人问,凭什么鲁国气候温暖,郑国和宋国就要饥荒?
“是这样的,现在岁星本来应该在斗、牛的位置上,可是岁星已经过了这个位置,到了玄枵的位置。天时不正,就会带来灾荒,本来应该寒冷的时候却很温暖,龙在下而蛇在上,龙是宋国和郑国的星宿,所以这两国必然发生灾荒。”梓慎这样分析。
当年,郑国和宋国果然都遭受了旱灾。
当然,鲁国其实也遭受了旱灾。
当年秋天的时候,郑国的裨灶也作了一个预言:今年周王和楚王都要死。
“为什么?”有人问。
“因为今年的岁星不在它本来该在的位置上,跑到了明年的位置上了,危害到了象征南方的朱鸟尾(南方七个星宿的总称),所以周王室和楚王都要遭殃。”裨灶这样分析,也是按照岁星的位置。
准不准?反正周灵王和楚康王都是那年年底死的。
据《左传》,此后裨灶还有几次预言,譬如陈国的灭亡,晋平公之死等,都很准确。
宋国的子韦职务是司星,专门看星星的。宋景公三十七年(前480年),天上出事了。
那天晚上,宋景公带着小妾赏月,猛然发现火星占了二十八宿之一心宿的位置,术语叫做“荧惑守心”,由于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在天空中运行,时而从西向东,时而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称为荧惑。这下麻烦了,因为心宿代表了宋国。
宋景公也略通天文,因此赶紧派人把子韦给叫来了。
“你看看,现在荧惑守心,主何凶吉?”宋景公急忙问。
“荧惑是颗凶星,走到谁的位置上谁倒霉。不幸的是现在到了我们宋国的位置,那就是主公您要倒霉了。恕我直言,您活不长了。”子韦仰望星空,这样解说。
“什、什么?”宋景公惊叫出来。
“不过,我有办法让这个灾祸从主公身上移开,让咱们的卿来承担这个灾祸。”子韦轻声说,怕被别人听见。
“是吗?”宋景公一时挺高兴,不过想了想,觉得不妥,“卿是为我治理国家的,我却要害死别人,太缺德了,不行。”
子韦一看,宋景公还挺有良心。
“那,还可以转嫁给老百姓。”子韦接着出主意。
“不行,老百姓死光了,我当谁的国君啊?这主意不好。”这次,宋景公想都没想,拒绝了。
子韦一看,宋景公的觉悟提高很快啊。
“那,还可以转移到年成上。”子韦还有主意。
“年成不好,老百姓忍饥挨饿,家破人亡。作为国君,自己的灾难要转移到老百姓头上,谁还愿意把我当国君啊?算了算了,该死活不了,我是寿数到了,死就死吧。你就别再出馊主意了,就这样吧。”宋景公断然拒绝。
子韦一看,哇噻,这么多年了,没发现老东西觉悟这么高啊,这简直就是垂范千古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性学五章 贾志刚说春秋之一·齐楚崛起 牛史·晚清篇 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非常道 贾志刚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大结局 贾志刚说春秋之四·天下大乱 贾志刚说春秋之三·晋楚争雄 崽崽五岁半,靠算命被全网宠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贾志刚说春秋之二·秦晋恩怨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白话史记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极端的年代:1914—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