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主意已定,又对曹竟叹道:“寡人虽欲遣文叔,大司马却不同意,为之奈何?”
曹竟答道:“陛下既已决断,大司马那边,自有老臣。”
曹竟见大司马朱鲔,劈头便问:“大司马欲废皇帝乎?”
朱鲔大惊,慌忙辩解道:“我为汉臣,岂敢有不臣之心。”
曹竟再问道:“如此说来,天下仍是刘氏的天下?”
朱鲔只得答道:“高祖天下,自应为刘氏所有。”
曹竟气势更盛,又追问道:“自三代至于高祖,无不封建同姓,千年不易。今皇帝欲遣刘秀至河北,此乃刘氏家事,大司马为何以疏间亲,一再阻拦?”
朱鲔急道:“刘秀心怀异志,只恐一到河北,便行谋反。”
曹竟怒道:“日后之事,虽圣人不敢妄断。大司马说刘秀将会造反,刘秀不能辩白。今有人说大司马将会造反,大司马能辩白乎?”
朱鲔理屈,不能答。
曹竟有如教训小儿,继续质问朱鲔道:“大司马开国之功,较高祖功臣张良、韩信不遑多让。大司马也当自问,你究竟是想做张良,还是要当韩信?”
朱鲔闻言,悚然而惊。刘邦得天下之后,张良甩手不干,得以善终,韩信恋栈不去,终遭杀戮。朱鲔思之良久,茫然自失,跪谢曹竟道:“小子敬受教!刘秀之事,自应由皇帝决断。”
朱鲔既已点头,刘玄于是颁下诏书,命刘秀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至此,刘秀终于可以摆脱生命危险,如愿离开洛阳。至此,刘秀也终于可以在心中恶狠狠地对自己说上一句:“那些未能杀死我的,将使我更为坚强。”
No.2 利涉大川
《易》,“需”卦:“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十月将尽,万物萧瑟。孟津渡口,两叶小舟缓缓划入黄河,迎着波涛,向对岸奋力划去。刘秀坐于当先的小舟,衣带临风,全身滚烫,以至于不得不将双手浸于河水之中,寻求冰凉。手如刀,割开河水,分而辄合。
快乐,无与伦比的快乐,几乎超越了他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要将他炸为碎片。
换一个人和刘秀易地而处,非但不会快乐,反而完全有理由感到沮丧。朱鲔之所以同意刘秀前往河北,一来是听了曹竟的劝诫,二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妥协。
朱鲔最忌惮的,莫过于日后刘秀要为他长兄刘复仇,不过仔细一想,刘之死,他朱鲔固然是罪魁祸首,但皇帝刘玄的手上同样有血,因此,刘之死已是铁案,只要皇帝刘玄在位,便没有人敢于翻案。既然无从翻案,刘秀也就无从复仇。万一刘秀到了河北,势力坐大,开始谋反怎么办?对此,朱鲔也早有防备,你刘秀去河北可以,但是朝廷一不给兵,二不给钱,三不给粮。等到了河北,嗬,你就自生自灭去吧。
刘秀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也攒下了不少嫡系部属。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嫡系,听说刘秀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兵没兵,却还要去河北赴汤蹈火,二次创业,纷纷打起了退堂鼓,百般借口推辞,不肯同行。放眼望去,不离不弃追随刘秀前往河北的嫡系,只有眼前的冯异、铫期、王霸、祭遵、臧宫、坚镡等二十余人而已,区区两叶小舟载起来,都显得绰绰有余。
除了冯异等人之外,刘秀的资本便只剩下朝廷的授权——行大司马事,持节。授权听上去很牛气,然而全是虚的。手下一兵一卒也没有,大司马之事又从何行起?至于“节”,更只是一根竹棍而已,柄长八尺,头上束三重牦牛尾旄。知道的人,晓得这是代表皇帝亲临的权杖,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丐帮的打狗棒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能来回穿越两界 辽东钉子户 我的老婆是军阀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农门长姐,女特种兵靠种田逆袭 长征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修仙:手握仙府也得从头开始 我要做首辅 论美国的民主 快穿:当万人迷误绑舔狗系统 非黑即白PlanB 主宰江山 那个少年好奇怪,有把枪他天天开 庶女复仇之小将军,别过来 晴时踏雪覆白桥 重回六零:四合院里的极品一家人 我在修仙界埋人的那些年 宿缘之命运 四合院:批斗我?我反手虐惨众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