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是一所优秀的老牌学校,原隶属电子部,后下放给浙江。
但开设数年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2018年率先放弃了这一专业的招生,原因是就业不好。
短短几年都难以预测,更何况在人生更长的周期里预测和算计。
这两年,很多所谓热门专业,往往很快就成为教育部警示的就业难专业,数不胜数。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波动周期,所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
90年代初,能源行业萧条,大家纷纷逃离石化行业,逃离中石油,中石化,但是10年后,石化行业如日中天,中石油、中石化满血复活,近年石化行业则再次陷入短期的萧条。
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国际贸易热潮涌起,对外经贸大学曾经一度收割了全国文科一半的状元,北大也只能望其项背,但现在又有几个人知道对外经贸大学曾如此辉煌?
前些年,中央财经大学等财经院校则如日中天,录取分数远超很多985高校,原因是金融业的勃起。
但2019年起,金融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于是各财经院校录取分数线大跌。
短则10年,长则20年,很多行业必有颠覆性变化。比如辉煌了20年的互联网大厂开始走下神坛。
去年上海一位40多岁失业在家的外企高管向上海市领导求助。
90年代,外企是大家第一选择,国企则是逃离的对象,但现在,这一关系早已完全颠倒,颠覆。
90年代初,因为对教师职业的「鄙视」,首都师范大学面临无法完成招生的尴尬,但时至今日,师范院校因为教师是典型体制内工作,大受欢迎,分数线普涨。
一个人能否成功,能否安稳,能否有成就,其实并不在于今天选择的专业,而是你是否足够努力,做到了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保持了持久的领先。
否则,即便你有幸赶上了一个潮流,也难免被淘汰。
二、为什么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因为现实中的招聘门槛是残酷的
1、毕业学校往往成为一个招聘中的硬门槛,如果不是毕业于某些学校,我们往往连进场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目前全国有2700所高校,本专科招生总量达到了1000万以上,研究生也已经逼近120万。
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也只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同时,因为高考考试内容的模式化,甚至固化,志愿填报上搞平行志愿,即分数最大化,高考想发挥失常,志愿填报不当导致高分跌落,成了小概率事件,这和80、90年代是完全不同的。
于是大学也严重分层,进一步推高了对出身的重视。
看出身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潜规则」,成为用人单位初筛的一个重要尺子,甚至成为一个门槛。
虽然在招聘中看出身是违规的,是错误的,但现实中大行其道。
在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中,不是985高校毕业,简历都投不进去。
而一些用人单位,甚至追溯本科出身。
去年上海交大一个博士就因为本科出身于双非学校被弃用,曾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各省省级定向选调生,无一不严格限定了毕业学校出身,基本都是985与个别录取分数超过985的高校。
前两年,一个要求最严的省份,选调生毕业学校限定在10所高校,清一色头部985高校,东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地区著名985高校竟然也无一入选。
注意,在这类招聘资格限定中,往往限定的是学校,而不是专业。
专业表述上,往往是XX专业或相关专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某个档次学校的身份,在一些激烈的竞争中,连进场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就是学校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研究生可以考入任何一个学校,但本科却是一辈子也无法改变的,面对一个还要追溯你本科出身的用人单位,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
2、一个好的高校,给你的是一个更大的学习发展的平台与空间,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著名的高校,往往能给你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发展机会,比如辅修第二专业,比如中外交流的机会,以及文化熏陶,周边同学老师的影响,就不一一解释了。
3、因为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关系,本科教育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他们行走在你我之间:中国特大杀人案件纪实 穿成动物后治愈全世界[快穿] 无敌!做最贱的人,抗最毒的打! 爱情不设防 给顶流男团当保姆后我爆红了 零秒出手:犹如闪电在握 小玉综漫世界历险记 不过是爱情 今日晴:爱我请四季来信 一路生花:她在逆境中野蛮生长 请遵守游戏规则[无限] 给修仙界来点整活震撼 美人妈相亲后带我躺赢[七零] 谍海潮生 是科学不是异能! 乐子人在漫威的愉快生活 苏武的穿越人生 苟住!末日生还者 路过人间:我吃了太多苦,我还在等待光 打破围城:在婚姻中挣扎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