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回想一下,那些伤害你最深的,你最恨的那些人,是不是都是你身边的人?
为什么?
假如现在走在大街上,一个疯子对你恶言相向,甚至拿东西扔你,你会骂他几句后赶紧走开,但你不会真正的恨他,你不会放在心上,没过多久你就会忘掉。
而让你无法忘怀的,是亲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背叛,恋人的离弃等等一切身边的人对你的伤害。
为什么?是因为你对他们存在「预期」。你不会恨路边的疯子,是因为你本来就对他没有「预期」。
为什么说你越爱的人伤害你越深,那是因为你对ta的预期越强烈,所预期的反馈没到来时,其痛苦感就越强烈。
所以当一个人的预期越明确或越强烈时,预期没达成时的负多巴胺状态就越强烈,想要摆脱这状态的动机与驱动力也就越强烈。
损失厌恶效应也是因此由来。
举个例子,你中了彩票但去领奖的路上把彩票弄丢了,跟今天没中彩票,其结果是一样的,但前者会让你郁闷的想要自杀,后者却不会。为什么?是因为前者存在强烈且明确的预期,但预期却没达成。
回到文章主题,为什么说优秀注意是一种陷阱?越强烈的受到廷波克预期效应的影响?
是因为ta们本来的预期就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发出赞赏,主动献殷勤等,越是接近完美的人,这样的预期也就越强烈越明确。
而这时候,如果你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抛出社交认定,而是选择打压,这是严重违背了ta的预期,于是ta会陷入强大的负多巴胺状态。
为了摆脱这样的状态,ta会非常渴望「修正」结果使其吻合预期,于是会非常渴望你的社交认定。
尤其是当ta们为了实现自己的预期(也就是目的)而付出了成本的时候。
假如我本身就是一个胖子,这时候你走过来说我怎么这么胖,我是不会因此陷入负多巴胺状态的,因为这符合我的预期啊,我本来就是一胖子啊。
但要是我本来是一个健身狂,付出了大量心血维持自己的身材,这时候你问我一句最近是不是变胖了。我会:
以上就是「动机催化」与「廷波克预期效应」这两种心理学现象。
理解了以上两个因素,现在我们可以复盘下前面的案例,男主到底说了些什么,让女神先是气愤,而后来又爱上他?
当女神提出那个请求时,男主是这么回应:「我会跟他说的,但请别误会,我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他。你原本可以在他申请加你的时候,点击拒绝,并且回复拒绝理由。但你没这么做,而是选择通过第三方,并且还不止找了我一个,你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事,你故意让他难堪。所以,我会奉劝他远离你这种人。」
而女神后来试图辩解了几句,而男主采取沉默应对。
女神虽然很气愤,但其实不知不觉,她陷入了「动机催化」与「廷波克预期效应」的双重心理学陷阱。
她试图辩解,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她原本是众人眼里近乎完美的人设,而现在这个人发现了她不光彩的一面,担心这样的负面印象会蔓延开来。
因为她原本预期每个人都会迎合她,答应她这样的请求和配合,而她也习惯了。现在突然有个人选择了不配合。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她非常渴望修正事实,想要让男主改观而去说服他。
好在后来误会说开,两个人都以更成熟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并且得到了成长。
因为她懂得了自己内心深处最怕的是什么,并且知道怎么抵御,也能更坦率地接受真爱。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自己陷入这种心理呢?
我们可以从以上内容中提炼出一个道理:人只有对未得到的事物产生欲望,如果你一味的迎合对方,抛出社交认定,只会让自己的社交认定变得廉价。要提升自己的吸引力,首先要学会做自己,有自己的原则,不刻意迎合他人,做到不卑不亢,当遇到该否定的事情时要大胆的否定,这样才是一个人强大、自信、成熟的体现。备案号:YXX1A3g8ZMTrkLpjeix68a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星河入梦,你是我的万千欢喜 最后一个嫌疑人 满级大女主:学会发疯后日子好过多了 彼岸花诱我入坟 往事告白书 崩坏的人性:潜藏在身边的恐怖恶意 我会在这个夏天盛开吗? 她美艳撩人,萧律师心动了 清理人渣,我站在食物链顶端 禁书中的晚明:《金瓶梅》中的底层人物群像 疯狂连载系列超市 2.0 都市我为尊 两小有猜:竹马不吃窝边梅 不要挑战人性 绝境爱情:一念之间的天堂地狱 烧脑故事:反转不停转 鲸游向海,我奔向你 破红尘:女主她单枪匹马闯天下 人间「升格」 3:欢迎来到狠活时代 被凝望的深渊:当女人们身处罪案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