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点原因就是宦官因为和皇帝朝夕相处,更容易导致政策不透明和多变,你刚刚在朝堂上讨论好的事情,睡一觉第二天起来,因为宦官晚上伺候皇帝时说了两句话,皇帝变卦了,你说你郁闷不郁闷?
基于这三点原因,再加上有些宦官十分贪婪,大钱小钱,只要是钱就贪,导致了汉桓帝重用宦官之后,全国马上产生了一股反对宦官的浪潮。推动这股浪潮主要是士大夫知识分子,地主阶级,还有太学生。很自然地,因为中华历史大部分都是这类人写的,这些家伙在历史上就被称为清流,意思就是清澈的流水,可以洗涤污浊。
所谓太学生,就是在太学里学习的学生,除了上面那些原因之外,他们这个阶层对宦官执政的不满还要多出来一点,那就是工作越来越难找。汉武帝设立太学的时候,一年才几十人,可是到了桓帝的时候,聚集在京城的太学生已经达到十万多名。政治清廉的时候,这些太学生里面优秀的还可以找到当官的工作,可是宦官当政之后,大肆任人唯亲,太学生们毕业就失业,当官无门,自然是激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这里面的领袖人物是郭泰和贾彪。
当时清流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叫李膺,颍川人,曾经做过校尉,打仗也是猛人一个,多次和鲜卑人在边境较量,史书上说他「不畏箭石」,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被罢官了,就回到家里教书。因为此人异常地刚直不阿,不屑于见任何品行不佳的客人,所以当时的社会人士都把能够去他家串个门当作是一种荣誉,正式的说法是「登龙门」。
孔老夫子的第20代孙孔融10岁的时候去拜见李膺,到了门口说和李膺是亲戚,李膺把他接进来问,咱俩能有啥亲戚关系啊?孔融说,孔子曾经和老子李耳是师生关系。李膺一听就笑了,说你这小孩儿人聪明,学问也不错。当时宾客里有一个叫陈韪的不服气,说「小时了了,大时未必」,意思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能啥也不是。孔融当即答道,「想君小时,一定了了」,阁下小时候一定很聪明。陈韪当时是张口结舌。李膺笑着评价孔融说,「锐气尽出」,将来必成大器。这个评论可以说是猜到开头,没猜到结尾。孔融后来是因为言辞犀利成名,可也正是因为言辞过于犀利了,而被曹操砍了脑袋,这是后话了。
公元166年,宦官侯览的党羽张成占卜后猜测,朝廷即将颁布大赦令,就指使自己的儿子杀了仇家。我觉得说是算卦算出来的就是扯淡,应该是他的老板宦官侯览先告诉他的。
已经重新担任司隶校尉的李膺马上就把张成的儿子抓了起来,但是他刚刚抓住了凶手,桓帝的大赦令就下来了,按照当时的法律,只要不是谋反等大逆不道的罪过,一律赦免。可是李膺的犟脾气上来了,还是砍了张成儿子的脑袋,宦官集团马上控告李膺等人违反大赦令,结党营私,叫「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
实话实说,这个指控并不是瞎扯,那时候这些清流派知识分子虽然以打击宦官为主,但他们掌握着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平日里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对社会舆论有着绝对的操纵力,也是实情。他们要是说谁几句好话,那个人顿时身价百倍,立马成为网红,到饭店吃饭可能都不花钱。如果说谁两句坏话,那就完了,到处都是给你扔臭鸡蛋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清流士大夫的评议,在当时,是相当地值钱。
桓帝看了举报信之后大怒,诏令全国,通缉和搜捕「清流党人」,把李膺、陈实、范滂等200多人都扔进了监狱。不过这些人根本就不在乎,反而以此为荣。度辽将军皇甫规甚至觉得自己没有被通缉是耻辱,给汉桓帝上书,「臣宜坐之」,俺也是清流党人,请把我也弄进监狱吧。汉桓帝没有搭理他,弄得这位不知道读没读过书的度辽将军郁闷了很长时间。
当时的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和清流党人交好,就开始积极营救李膺这些人。陈蕃多次上书,苦苦相劝,最后桓帝实在是不耐烦了,直接把他的太尉职位拿下,让他回家抱孙子去。
就在大家有点绝望的时候,汉桓帝的老丈人窦武出来求情了。这个窦武也是窦融的后代,你如果仔细研究的话,这个窦家就是皇帝老丈人世家,从360年前汉文帝的老婆窦漪房开始,他们家就经常当皇帝的老丈人。窦武本人生活简朴,嫉恶如仇,同情清流党人,就上书汉桓帝为党人求情。
宦官集团一看,外戚和士大夫站在了一起,觉得这事儿如果继续闹下去,激起全天下人的愤慨,自己也没啥好果子吃,就决定息事宁人。他们对汉桓帝说昨夜夜观星象,好像到了应该大赦的时候,汉桓帝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此时也是罢手的最佳时机,就发布大赦诏书,放了这200多个士大夫。「放归田里,禁锢终生」,意思是你们回家去种地,以后终生不得做官,历史上称之为「第一次党锢之祸」,「党」就是清流党,「锢」就是禁锢,不能当官的意思。
前面我们讲过,儒家自从孔老二那时候开始,理想就是当官,只有当官,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现在不让李膺这些清流士大夫当官了,那等于是变相阉割。
令这些党人意想不到的是,回家种地才一年时间,连插秧都没学会呢,就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汉桓帝刘志翘辫子了。
继桓帝之后,汉帝国新的天子是汉灵帝刘宏,这位11岁的小皇帝是窦太后和她爹窦武亲自选定的,那么暂时来讲,这个国家就是窦氏父女二人说了算,马上,陈蕃就被请了回来,担任太傅,和窦武共同执掌朝政。
这两人大权在握之后,汉桓帝曾经说过的对清流党人「禁锢终生」这句话马上就变成了废纸,李膺、杜密、尹勋这些清流党人纷纷被重新起用。那自然个个是兴高采烈,交口称赞陈、窦两人的功德,《资治通鉴》上说,「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太平盛世。
四、第二次党锢之祸
可惜,扑面而来的,却是一场血雨腥风。
当时窦武和陈蕃的想法是,所有有权力的宦官都应该被砍了脑袋,这叫做「悉诛废以清朝廷」,废就是残废,诛废就是诛杀身有残疾的太监,只有杀了他们,才能让朝廷变得清明。可是帝国实际的临朝称制者窦太后,却只同意杀一部分宦官,对于曹节、王甫这些她认为的好宦官,并不同意杀掉。窦家父女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样一拖再拖,结果,拖出了事。
公元169年,一个叫朱瑀的宦官,当时的职位是长乐宫保安队长,趁着窦武休假的时候,偷偷翻看他的奏章。这一看,差点没把朱保安气死,窦大将军的奏章三番五次催促太后早下决定,诛杀所有掌权宦官,自然也包括他朱大队长。
朱瑀当时痛骂道,「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你们干掉那些有罪的宦官我没意见,但是像我这样,没干过啥坏事,凭啥也要杀我全家?保安队长一生气,就不仅仅是骂两句了,当即回去叫了一批弟兄,说,窦武那家伙要废掉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就算俺们是残疾人,那也不能忍啊。然后号召大家保卫皇帝,实际上,就是准备以皇帝的名义诛杀窦武。
王甫和曹节这些大宦官一听朱瑀干出了这件事,那自然是喜出望外,也不用朱瑀到他们面前号召,马上就配合行动,封锁宫门,挟持了窦太后和小皇帝,然后以他们的名义发布命令,缉拿窦武和陈蕃。
窦武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跑到步兵营,准备起兵给宦官来一次反杀。可是他本人的军事指
()
挥能力很一般,而且宦官们这时候手里拿的都是如假包换的皇帝虎符和节仗,调动了虎贲和羽林两军。最重要的是,刚刚领兵回到京城的野战军司令官张奂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接受了太监的调遣,率兵攻打窦武窦大将军。这种情况下,窦武完全没有机会取胜,兵败之后自杀身亡。
太傅陈蕃当年已经70多岁了,虽然自知必死,但还是带着自己的手下仆人和太学生80多人,拔刀冲向皇宫,最后英勇被杀。
这里多说几句,这位陈蕃老爷子小时候经常不收拾房间,屋里乱糟糟,人家批评他,他的反驳是:「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言下之意,打扫房间这种粗活是我这种人干的吗?俺注定是治理天下的人才。后来清朝文学家刘蓉在散文《习惯说》里,反驳了陈蕃的观点,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你连一个屋子都弄不干净,给你天下,可能你也整不明白。我们不能说陈蕃一定错了,但是他曾经拥有治理整个天下的权力,却没把天下治理明白,也是事实。
言归正传,经过这场宫廷政变之后,宦官们又重新掌握了权力,窦太后被软禁。那些连上场博斗资格都没有的李膺等清流士大夫自然也没有好果子吃,再一次垂头丧气地被赶回了家。但这一次,他们连种地都不用学了,因为有一些宦官觉得不能就此便宜了这些士大夫。
宦官曹节、侯览在大局已定之后,欺骗汉灵帝,说清流党人图谋不轨,应该都杀了。这其实就是前面窦武劝窦太后「悉杀宦官」的翻版,只不过汉灵帝不像窦太后那么犹豫,14岁的小皇帝只是简单地问了一句:图谋不轨是什么意思啊?曹节的的回答简明扼要,「欲图社稷」,他们呐,是要抢您的江山。
汉灵帝当即下诏,全灭。就这样,李膺、范滂等清流士大夫又被抓进了监狱,接着全都被处死。门生、朋友等被牵连的人士达六七百人,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即便没有被处死,也都禁锢终生,不许当官。后来这个禁锢的范围又扩展到几千人和他们的家属,历史学家称汉灵帝的这次行动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后世的人评论这两场党锢之祸,一般来说,都是抨击皇帝昏聩,宦官邪恶,士大夫多么高尚等等。这事呢,你要理解,俺们中国,历史的话语权一直都握在儒家士人的手里,即便是写历史的某个人非常客观,但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的解读文章,总是会向着对自己这个阶级有利的方向去诠释历史。
实事求是地讲,党锢之祸本质上就是一场复杂的权力斗争,只不过是新兴的,试图染指更多权力的地主士大夫阶级暂时失败了而已,很快大家就会看到,到了三国的时候,曹操、孙权这些所谓的「乱臣贼子」纷纷获得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持。
前面我们说刘秀夺取天下的时候「人心思汉」,大家都很怀念汉朝,但三国时期,人心好像就不那么思汉了,刘备也是刘老幺的后代,却只能三分天下,这两场党锢之祸,把汉朝知识分子的心给伤到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原因。
这些都是后话。我们现在要来看看这些读书人士大夫在政治斗争里的两个明显特点,坦率地讲,一直到今天,知识分子们参与政治斗争还能看到这两个特点,那是什么呢?备案号:YXX1ElyxzA4uGm9Go1ukL0l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月薪三千,打工人的恋爱 罪案局中局:一句话逆转结局的烧脑故事集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比打骂更有效的 10 大亲子沟通策略 哮喘的科学解读:破除误解,克服恐惧 东言西语: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 反攻钓系男友:戏精女主的恋爱日常 头条号变现全攻略:逐步打造爆款内容 资深报考专家钟诚:详解 2021 年新旧高考省份志愿填报技巧 重来一次,大声说爱你 太后魂穿太子妃 隐退战神:被绝色女总裁求婚 龙帅医尊 白狐报恩:东北民间精怪故事集 学会幸福:人生的 10 个基本问题 亲爱的兄长大人 开局被贬九品县令,我成了国之栋梁 觉醒:让你的大脑重装升级 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 九龙狂医 四合院:一百块娶京茹傻柱气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