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子弟的骄傲呢?
但不管再怎么骂,终是改变不了这个趋势。
这读书的事情,苍头黔首怎么跟那些世家子弟争嘛?!
“不过呢,”老冯面露神秘之色,“君侯终究还是向着咱们南乡子弟的,这不,统军府其实就是给咱们的子弟寻的另一个出路。”
这个话,终于把所有人都吸引住了:
“说说!快仔细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换成他人,这些老兵油子肯定是不可能轻易相信的。
但若是换成“君侯”“南乡子弟”,那就不一样了。
南乡子弟是君侯的嫡亲子弟,至少在老冯这一代人心里,是永恒不变的。
“朝廷要开武举了,”老冯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开口解释,“后面会从统军府上选拔适合能战敢战善战之士,以充军中各级将校之职。”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更难求的是,具有坚定信念的军中基层骨干。
南乡子弟跟随君侯征战二十载,亡的亡,残的残,老的老。
还能活跃在军中的,升迁路线基本都和老冯差不多。
至于是当个卒伯还是当个校尉,就看个人际遇造化。
前几年改制后,不适合继续呆在军中的南乡子弟都退下来了。
而剩下的,都被各军军头拿着改制的借口疯抢。
这年头,能看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念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人,在军中当个普通兵卒就是暴殄天物。
就算是冯君侯……也要为自己的嫡系子弟前途着想啊,不能耽误了人家的前程。
否则的话,那就是害,而不是爱。
有了南乡子弟填充各军基层将校,所以改制后的大汉军队,真的是正处于战力最巅峰时期。
就算是新军,在经历一两场见血的战斗后,也能迅速成为精锐之师。
但还是那句话,不谋一世,不足以谋一时。
作为大汉军队的领军人,冯某人也要考虑到十年后可能出现的断层问题。
所以武举,就是为此而生——讲武堂一年才出几个将校?
完全不够给大汉军伍塞牙缝。
扩招迫在眉睫!
有科举在前头,武举只要稍一解释,大伙就一下子明白了,同时也立刻兴奋起来。
“老冯,你是说,日后咱们的娃,就算读书比不过那些大户人家,也能走武,那什么武举的路子,吃上皇粮?”
“真能通过了武举,那可是要去长安城的讲武堂学兵法的,不吃皇粮吃什么?”
“讲武堂?讲清楚,哪个讲武堂!”
那可是出来就能在军中当将官的地方!
以前除了能得到军中将军们举荐,就是只能从皇家学院考进去。
现在听到居然还有这么一条道路能进去,怎么不让这些老兵油子两眼放光?
“这天下除了长安那个讲武堂,还能有哪个讲武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秦霄贤,因为是你 天下枭雄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大唐狂士 重生八零,苏医生她在年代爆火了 给综武世界来点霹雳和尚的震撼 大明官途 傲世狂少 总裁女神的超级仙医 神医世子妃:病弱世子他不经撩 星战风暴 晚宋 唐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 皇族 鑫梦奇缘 唐朝那些事儿5:藩宦祸乱卷 唐朝那些事儿6:帝国落日卷 假如佐助有个姐姐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港综世界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