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整理遗容之后,朱慈烺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太监们的帮助下,崇祯皇帝和周后的棺盖缓缓合上。那沉闷的碰撞声,如同一个时代的终结。
所有关于崇祯皇帝的评价、争议和赞美,都在棺盖落下的那一刻,如同尘埃落地,融入了历史的洪流。
朱慈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明白接下来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他深思熟虑、行动慎重。任何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他转身面对站在前面的青衣小太监。
在他本尊的记忆里,他并不知道这个小太监的名字,只是对他有些熟悉。
他通常只关注自已身边的贴身太监和掌权的几位大太监,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奴婢,他并未过多留意,因此自然不知道这个小太监的名字。
然而,他可以看出,留在殿中的这几个太监和宫女都以这名青衣小太监为首,想必他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于是,他沉着声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青衣小太监看见朱慈烺在询问自已,立刻跪了下来,恭敬地回答道:“太子殿下,奴婢叫吴三友,是直殿监的带班太监。”
尽管眼前的太子殿下如今已成为顺军的俘虏,但这位青衣小太监仍然表现出极度的敬畏和恭顺,不敢有丝毫的忤逆。
他清楚地知道自已的身份和地位,即使在这种被俘虏的情况下被派来服侍太子和两位王爷,他也只能接受命运,不敢有任何的抱怨。
朱慈烺看着吴三友道:“你刚刚做的不错,本宫很是欣慰。”
吴三友低着头回答道:“这都是奴婢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送皇爷最后一程,奴婢即使是死也无憾了。”
朱慈烺道:“带定王和永王去东暖阁休息吧,在给本宫找些笔墨纸砚来。”
十二岁的定王朱慈炯闻言道:“我要和皇兄一起为父皇母后守灵,我不要去!”
永王朱慈炤比定王还小一岁,今年才十一岁,因为是田贵妃所生,平时更是谨慎胆小,又逢此大变,现在犹如一个受惊的小兽,躲在永王身后。
朱慈烺微笑着看着两个年幼的弟弟,温和地说:“这两日风雨飘摇,你们两个疲惫不堪,现在好好休息,明日父皇母后出殡之后,就不一定有现在的安宁了。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养好精力,这是大哥的命令。”
在定王和永王被几个宫女带下去休息之后,朱慈烺在吴三友搬来的一张小桌前坐定。吴三友熟练地为他摆上笔墨,并开始为他磨墨摊纸。作为一个太监,这些都是他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做起来自然是非常熟练。
朱慈烺点了点头,他蘸了墨开始在纸上写了起来。他必须依靠前世的记忆来仔细谋划,以应对将要发生的一切,还有自已要救的一些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种种记忆和线索系统地规划和写出来,才能在这混乱的局面中找到一条出路。
朱慈烺的记忆中,最在意的亲人除了父皇母后和两个弟弟,便是那些与他血脉相连、命运交织的家人。结合后世的记忆,他知道六岁的昭仁公主已被崇祯帝刺死,而十五岁的坤兴公主朱媺娖或许能在这场劫难中存活下来,但会失去一臂。
至于懿安皇后张嫣,这位天启帝的遗孀,她对朱慈烺本尊关爱有加,照顾备至,且助崇祯帝稳坐帝位。朱慈烺对这位皇伯母充满尊敬和爱戴,但残酷的现实是,懿安皇后应该已经自缢殉国了。
现在,朱慈烺最担心的就是妹妹朱媺娖的安危。然而,目前他身处困境,毫无办法,只能等待机会另做打算。对于朝中的大臣,虽然满朝奸佞之徒不少,但在甲申之变中忠心殉国的烈士也不在少数。
朱慈烺对那些记忆颇深的有能力的大臣如李邦华、凌义渠、范景文等人充满敬意。现在已是二十二日,朱慈烺内心充满期盼,真心希望这些忠臣烈士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存活下来。
然而,他也明白,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改变。他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为自已和亲人的未来谋划出一条生路。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和条件,以期在乱局中找到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
朱慈烺在前世并未专门研究过明末的历史,对于明末的具体情况了解有限,仅局限于一些笼统的史料。因此,他只能大致理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他记得,关于自已和两个弟弟的最后确切记录是在不久后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大败,自已和定王、永王在乱军中失踪。虽后也有许多传闻,但终归是野史记载,可信度不高。
现在,他需要仔细思考如何在顺军的战败中获得一线生机。相比于光复大明、再造山河这样的宏伟目标,如何确保自已和两个弟弟能够活下去,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之男配大佬上线中 星际上将的未婚妻她诡计多端 正经老板不当,你非要去做渣男 校花想要跟我谈恋爱从而改变我 女总裁何必这样,我真不想当爹! 修仙:我的金手指会刷新 九龙大陆 重生觉醒事业脑我巅峰了你们哭啥 他的白月光回国那天,豪门夫人她不装了 傻子,你别急 我只想苟且偷生 系统之悠闲长生 退婚后,霸道总裁把我宠上天 超强神医:我徒手切肿瘤 田野花香神医 冒牌皇帝:这长腿皇后朕要定了 盖世王爷 重生1988,三个西瓜打天下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好好拾荒怎么捡来的都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