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摘星星的男孩图片 > 20 有他罩着你呢(第1页)

20 有他罩着你呢(第1页)

最近,这孩子更经常感到疲劳,在学校频繁打瞌睡,走路的样子也更扭曲了。

在和他的老师谈过之后,该要来的还是来了:明天他将第一次坐轮椅上学。尽管我一直清楚这一天迟早会来,但我以为也许要再过几年。我有点受打击。这是对未来会如何在我们最没料到的情况下潜伏而来的又一次警醒,随之产生的则是我们的恐惧,对未来还可能会发生什么的恐惧。

我记得带这孩子去配轮椅的情景,当时我难过得不可自持。我痛恨那家店。没错,他的步姿是奇怪,但他挺过来了。没错,他一走远路就累,但我们大人的肩膀和背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们不需要轮椅。轮椅是给别人用的。

不过有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的担忧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其实呢,当初走进那家轮椅适配店时,这孩子简直爱上了那里。在他看来,那就是世上最棒的自行车店。选休闲款还是要越野的。铝车架,防刺穿的轮胎,试驾。一个技术员给他示范坐在轮椅上怎么打旋。他永远骑不了单车,除非是三轮的。轮椅就成了他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选择。哪个小男生会不想“骑车”去学校?

所以,他对明天兴奋得很。他迫不及待想在其他孩子面前炫耀他的轮椅。他向我下达了他对其他孩子的指令——可以推他,但得先问过他!他一直在练习旋转(一只轮子往前推,另一只往后拉——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准备要引人注目、旗开得胜。但我毫不怀疑,当他被人推着在操场上转悠,一边从自己的教皇专车上朝渴慕的信众招手的时候,他只会歪歪斜斜地躺着。

上周这孩子崩溃了一次,副校长跟我说,一个有大脑性麻痹症的孩子,不能因为不想被抓住就没命地跑。我当然也一点都不希望他还会那么做,但是……

像风一样奔跑吧,我漂亮的孩子,像风一样奔跑。

博客:《摘星星的男孩》

学校舞会过后的一阵子,我试图重建舞会上的那种声与色。我会漫不经心地在音响上放那天的舞蹈配乐《我被打倒了》[1],希望这孩子再来跳上一段,可是从未如愿。我会把休息室里的灯开开关关几次,想着他可能会秀一段太空步,但还是妄想。那个下午与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一块远去,成了一个瞬间。我知道我该换一个角度去看,去领略那天我见证了的欢乐。

家里饭桌上与这孩子有关的文件渐渐堆高了。我倒不是有意让它们堆高的,那些只是一大宗报告——教学心理学家的报告、言语治疗师的报告、物理治疗师的报告、咨询师的报告、专门治疗报告、特殊教育需求认定报告等等。你似乎总得拿其中一份和另一份对照,所以我告诉自己,并非我天生懒惰才一直没去整理,只不过把它们都放在手头会比较方便些。

舞会过后的几周,我开始重读这些报告。我不太确定我想从中寻找什么,也许我是个搜寻缺失已久对破案可能有帮助的那点关键证据的侦探,也许我只是想找一些关于这孩子的病情的乐观消息,又或想把舞会上那个笑容像玻璃球一样点燃大厅的小男孩找回来——但他已不见踪影。

“大肌肉运动能力弱”,“同理心匮乏”,“小肌肉运动能力弱”,“躯干脆弱”,“目光交流少”,“步态异常”,“挑衅行为”,“感官障碍”,“协调力差”,“内八字脚”,“言语逻辑力低”,“不自信”。等等。看起来就像由“正常警局”开出的针对所谓异常人士的永无止境的收费表,反复罗列着这孩子做不了的一切事情。这些报告就堆在我们家正中央的餐桌上,堆在我们生活的中心。它们是必须和重要的,这我明白。它们增进了我对这孩子的理解,使我们获得本来得不到的支持和帮助。但它们统治一切太久了,其实它们并不能完全概括他,也没有抓住他的精气神——那些仅仅因为存在于这个世界就会有的奔腾的勇气与欢乐,绝无可能从带有专家电子签名的复印文件上找到。

我弄了个文件柜(其实是把厨房一个大柜子里所有盖不上盖的塑料饭盒清走了,然后文件往里头一塞;只不过“文件柜”听起来更有目的性),开始慢慢把这些报告归档。我不是想藏起他的病症和问题,而是接受它们,然后继续走下去。

一天晚上,我翻看旧相册,还把存在电脑文件夹里很久没动过的手机背景图片重温了一下。结果我发现,那个校园舞会上的孩子一直就在我身边。我只是忘了怎么去寻找他。

婴儿一般的笑脸。酒窝。穿着袜子坐在沙地里。脸藏在亮蓝色的泡泡糖口味冰淇淋后面,龇牙咧嘴地笑。坐在微型铁轨上的小卡车里,脑袋转到后面,边挥手边大笑。在一艘船上,头发迎风飞扬。在家里的休息室搭大理石塔。想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却有点干不来,结果嘴上掉下一条哈喇子把火给熄了。洗澡后紧紧包裹在浴巾里,手指脚趾都起了褶。给别人都害怕的无峰驼喂食。追赶一只母鸡还抓到了。彻底忧郁的样子。

我知道我在这里写得腻歪歪的。我从没觉得因为看到一些几乎忘记了的照片,生活就会突然变成一个玫瑰花床。但这件事让我领悟到,我能比之前自己所认为的更好地决定此类事情的结果。身为父母,我们应当为孩子营造气氛。对,气氛。假如我自己见到那些照片都不能感到快乐,又怎么能指望这孩子能感受到呢?

几个礼拜后,3月份,我们离开伦敦去度假。地中海灼人的炎热,肯尼亚的野生动物,都不是为我们准备的。我们想去巴萨罗那看看风景,但最后选的是英国南海岸黑斯廷斯[2]的房车公园。

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一个完美假期。我们在游泳池游泳,在拱廊上玩,晚上去俱乐部会所看滑稽表演、吃1英镑两小袋的薯片。薯片能吃多久,我们看演出就看多久,完了再去找点别的消遣。然后有天晚上,这孩子发现了他最中意的游戏:宾果[3]。

我儿子喜欢玩宾果。写下这句话时,我能感觉到我父亲在天上看着我,脸上闪着温暖、满意的红光。每当我和这孩子去房车公园旅行,我都觉得自己和父亲更亲近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好像不是因为那地方是我们还小时去过的。或许是房车休息室里的老旧的煤气炉和家具让我想起了他。或许是因为角色的翻转,即我成了那个喝啤酒的人,而另一个人喝可乐。或许只是因为在房车公园家庭似乎比一切都重要,而他本质上是个居家男人,所以我不可能不想到他。

我们赢了一局,但不是全中,只对了四个角上的数字。奖品是一只泰迪熊,这孩子甚至自己上前领奖。那报号人[4]把顶着个大大的红色封套的麦克风戳到他鼻子下面;我以为他会把话筒吃进去。

“你家在哪儿?”报号人问。

“地球。”这孩子说,看都没看他一眼,一把夺过他手上的泰迪熊,跑回座位上来了。

另一天晚上有一场“大人物”见面会,在里面你可以跟“现实版”的汤姆和杰瑞说你好。就是在那里,我发现这孩子是多么难以分清真实与想象。人们见到自己钟爱的明星——比如单向乐队[5]或艾德·希兰[6]——会如何狂热我是知道的。至于这孩子,他的英雄是两个分别穿成猫(汤姆)和老鼠(杰瑞)模样的人。他话都说不出,满脸通红,他们和他握手的时候,他却围着他们转,用手臂环住他们,紧紧搂着。叫人怎么说呢。

整个假期这孩子都没怎么离开过他的轮椅。这没什么,我知道没有轮椅他会遇到很多麻烦,有什么事情应付不来的时候,轮椅也能助他保持镇定。我掌握了单手推轮椅的技巧,这样他就会在我的旁边而不是前面,我们也能像平常一样聊天。

注意到人们对轮椅的态度,是挺有意思的事情。这孩子长这么大,已经习惯被人视为“捣蛋鬼”,习惯成为别人带着审判意味的盯视与不满的表情的对象。可是,当同一个男孩坐在轮椅上的时候,忽然间大家都对他投以慈母般的怜悯和关心。

最后一天,我们到海边打高尔夫球(黑斯廷斯城主要的特色之一)——不要命了。我把车停得很远,然后用轮椅推他到目的地。球场旁边的小木屋里有一个管收费的女人,看见轮椅她的表情就变了,脸上延展出一抹浅浅的微笑,充满温暖与同情。

见到这种反应,我总感到心里五味陈杂。我抑制不住地想,如果我们一年前没有带轮椅来,而这孩子由于疲惫和受不了排队就大喊大叫见人就打,那人家又会如何对待他。他还会得到一样的温暖和同情吗?或是要像往常一样承受那种评头论足的瞪眼和咂舌?不管实情如何,轮椅无疑使得出行对我们俩来说都方便了些。

木屋里的那位可爱女士不肯收我们的钱(哈,类似情形时不时还有这好处),于是我们就往第一个发球区去了。那儿有一个五口之家在玩,那位父亲正要挥杆把球座上的球打出去。排队规矩不严格的时候,这孩子从不使性子,所以他双腿夹着高尔夫球杆,耐心地坐在轮椅里等着。那位父亲抬眼一瞥看见了轮椅,马上收起姿势。

“哦,请你们先吧,你们先。”说着他让一家人都退到一旁。

“不用啦,没事的,”我说,“到我们了我们再打。”

“不、不、不、不、不。”他恳求道。这当儿我心想他没准会满地打滚以示牺牲。“请吧,”他又说,“请到前面去。”

我犹豫不决。亲爱的读者,主要是因为就像你们一样,我当时对周围正在出现的情形心知肚明:木屋里的那女人正斜出身子来一探究竟,旁边聚拢来一小群散步的人;他们全都热切地等着看轮椅上的这孩子究竟会怎么打高尔夫。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对大家感激地微笑。我把这孩子往发球线那儿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你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爱,不释手  穿越人海拥抱你  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  原来可以等到你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  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树上的时光  睡了吗?摘颗星星给你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  重遇未知的自己  等你呼唤我的名字  陪你一起睡不着  小小巴黎书店  困在宜家柜橱里的苦行僧  孤独的时候,不如吃茶去  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  这也会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