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理后来回到香港,在一家律师楼做律师。但据说,高致理性格内向,不太善于与人打交道,与律师楼内的同行们,相处也不太好。后来,他就一个人在香港中环永安大厦租了一间只有50平方的办公室,雇了一个助手,开始自己独立执业。这样的个性,又是一个人的律师楼,可见高致理接到的官司并不多,在香港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律师。
但,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有两重性,高
()
致理不善交际,就不会夸夸其谈,办事认真,法律知识全面,为客户着想,能给人一种信任感。这样,机缘巧合,他遇上了龚如心。
当时,龚如心的华懋集团遇上了一桩税务纠纷,被政府税务部门收了1800多万的税金,龚如心觉得收得不合理,她对于公司高管处理这件事的方式不满,因此也不信任高管推荐的法律顾问。心烦的龚如心不知是什么原因,就在这个时候遇上了高致理。
怎么遇上的,有人说,龚如心是为税务官司自己到律师楼去找律师,这样看到一个高高个子的高致理正站在那儿,龚如心就和他说上了话,这样遇上的高致理。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找律师不是买东西,随便上街去逛逛,看到合意的就买了。所有的人找律师,首先都必须要有信任感,不太可能一遇就用上了。何况,龚如心是那样一个大集团的董事会主席,自己直接去找律师的可能性都不太大,更不会一遇上就用了。总之,龚如心可能是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一定是经人推荐的,和高致理见的面。
龚如心看到高致理高高的个子,穿一套半新半旧的西装,知道她是华懋集团的大老板,也不奉承迎合,不像一些律师想拿到你的官司代理,喜欢夸夸其谈,投其所好,高致理显得十分沉稳和有修养,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顿时就心存好感。龚如心就公司税务纠纷的事,咨询高致理,想听听他的意见。
高致理认真地听龚如心介绍税务纠纷的情况,非常安静地听,中间一句也不打断龚如心的话,然后在一个小本本上,记下要点和自己的疑问。龚如心讲完以后,他没有马上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把刚才自己记下的疑问,又一一问了一遍,弄清楚每一个细节。
龚如心发现,高致理问的都这个税务纠纷的关键点,就知道他非常专注。问完所有的疑点后,高致理想了想,就谈了自己的看法。
龚如心听后,当时心里就决定聘请高致理来处理华懋集团这个税务纠纷,因为不仅高致理的想法和龚如心的想法吻合,而且高致理从税法的角度,讲到了处理这个问题的要点。
这桩税务纠纷主要是涉及到一块地皮。这块地皮其实还是十几年前王德辉买下来的,香港的地产商都有囤积地皮的做法,有的可能是买下时,手续并没办全,有的可能是当时地皮开发条件还不成熟,有的是地产商把地放在手上,想捂热了才开发,因为只有地皮「热」了,房子才好卖,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几乎所有的地产商都会这样做。像李嘉诚就是最能捂地皮的,他早年在内地以很低的价格买了一些地,买好后,并不开发,等到政府把地皮周边都配套好了,地也焐热了,他来渔翁得利,甚至连开发都不做了,直接把整个项目卖了,大赚特赚,因此遭到很大的非议,被人们称为「奸商」的原因之一。
王德辉当年买的这块地,现在龚如心准备来开发,可是政府税务部门得知情况后,收了一笔高达1800多万的税金。可这块地皮据说当年手续就办完了,只是后来在华懋集团内部,从甲公司转到了乙公司,龚如心认为这是内部周转,税务部门不该收这笔税金。
于是,龚如心要与税务部门打一场官司,请高致理来代理。可高致理却对龚如心说,为了保证官司胜诉,他觉得自己不是最适合的人选,有人比他更适合打这场官司,于是他推荐了一名叫张健利的资深大律师,也就是后来担任龚如心「王德辉遗产案」上诉时的律师主帅。
这又让龚如心诧异,律师都愿意打经济官司,因为律师费一般按官司的标的百分比来收取的,高致理的收入并不高,但他却将这桩官司推荐给了比他更有经验的律师,这让龚如心感到,这个人不仅仅为钱,很为客户着想,所以,更加信任他。
后来,龚如心接受了高致理的推荐,聘请了张健利大律师,同时也聘请了高致理担任张健利的助手。而龚如心大事小事还是喜欢与高致理商量,因为她信任高致理。
再后来,果然高致理与张健利一起,与税务部门把这桩官司打赢了。与政府税务部门打赢了官司,是十分不易的,龚如心要回了全部税款。
所以,现在龚如心想了解家翁王廷歆动作的企图,她自然就想到了高致理。于是,龚如心拿起了电话,要与高致理马上见面。
从高致理几乎是以召之即来的速度,就知道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极为默契的关系,龚如心平时轻易不找他,找他必有重要的事,所以高致理几乎是一路小跑而来。
高致理这个人辨识度很高,高个子,凸脑袋,大眼睛,浓眉毛,印度人特有的黝黑肤色的脸上,牙齿却很白,平时很少笑,一笑一口白牙。
龚如心给他看了那张登有《寻人启事》的报纸。高致理看后,略有所思,并没有马上开口,也没立即表示任何态度,而是抬起头来望着龚如心。
这正是龚如心认为高致理踏实的一点,也是高致理的特点,问题不考虑好不说话,显然现在是在等着龚如心介绍一下找他来的原因。
龚如心和高致理已经合作过关于税务的官司,自然了解高致理这个人的特点,她就把找他来的意思说了出来。
龚如心说:「家翁王廷歆因为年事已高,身体一直不太好,近些年深居简出,也没有问过王德辉的事情,怎么突然在报上刊登这样一则《寻人启事》?」
高致理问龚如心如何看待这件事。
龚如心说:「我觉得这里好像不简单,现在华懋集团高管们都在议论纷纷,觉得来者不善。所以,找你过来,听听你怎么看?」
高致理想想,用香港话回答说:「事出必有因。王老先生恐怕不仅仅是登一则《寻人启事》这么简单。」
龚如心说:「对,我想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寻人启事》上刊登的联系电话是陈国明律师楼,你是律师,香港就这么大,你帮我去摸摸情况,看看背后有什么原因。」
高致理说:「这个律师楼我知道,我去了解一下情况。」
120、五千万和解
高致理虽然一直是一个低调的人,但毕竟在香港已经从事律师好多年,律师这个行业是需要信息和人脉的,因此他不仅法律知识丰富,而且情况熟人脉也熟,很快他就基本摸清了王廷歆刊登《寻人启事》的背景,这不得不让龚如心高度警惕起来。
王廷歆是于1997年5月22日,分别于《星岛日报》和《南华早报》上刊登了两则一篇中文一篇英文的《寻人启事》。刊登广告当然是「广而告之」,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可王廷歆这两则广告,小得基本上是藏在密密麻麻的广告格里,显然并不是为了方便让人们看到,那为什么要刊登广告?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的4月12日,王廷歆就向香港高等法院遗产申领处递交了申请,要求宣布王德辉死亡,但由于没有通知王德辉合法的妻子龚如心,于5月14日被法庭下令必然要通知龚如心。这样,王廷歆才于两天后,刊登了这样两则广告,高致理告诉龚如心,老先生可能是奔着王德辉遗产来的,这两则广告是前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长安道:大汉公务员的苦逼人生 一寸相思:此情绵绵无绝期 修剑最忌讳情字 面对问题,有点「孩怕」:那些育儿书上没有的答案 贤王的烦恼:上阵打仗不如朝堂买股 师叔要吃窝边草 税务咨询高阶人才养成之路 谋杀启事 3 :迷离悬案追踪手记 真相说了谎:小人物深陷死亡迷局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星际末世:我带玩家拆飞船 镜头下的民俗鬼事 诗人之死:中国诗人的绮梦、爱欲和国忧 冰血长津湖:我在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 心动慢一拍:从初见到相恋的单曲循环 空勤家属 晴偏好:辣手白莲,偏要高攀 梦魇怪谈:老物件背后的骇人往事 初生牛犊,干翻恶虎:懂法青年你别惹 非正常人间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