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 第 4 节 牛掰晋文公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第1页)

第 4 节 牛掰晋文公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第1页)

()

话说在外面流浪十九年的公子重耳摇身一变,变成了晋国国君晋文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36年,这个确定无疑,可是这哥们的年龄却是一个大问题。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那他上位的时候就已经是62岁的老头子了,虽然说国君这职业没有年龄限制,多大岁数都可以,不过这事儿却是非常可疑,按照这个推算,他是40多岁才开始流亡的,但在这之前,居然没有任何他结婚生子的记录,这别说贵族,就是老百姓也不太可能。

还有就是他那个死了的太子哥哥申生一定是比他大的,但从很多那时候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推算,申生这家伙自尽的时候大概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所以,尽管史学家们还在吵架,我个人决定抛弃司马迁老爷子,按照另两本书《国语》和《左传》上的记载做出判断,重耳生于公元前671年,继位这一年35岁,正值年富力强。

一、晋文公相助周天子

苟富贵,不相忘,他上位之后,几乎所有一起流浪的难兄难弟都得到了重用,这些家伙在外面吃了十九年的野菜,憋着一肚子气,这时候同心同德,挽起袖子拼命干,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整顿了晋国内部,稳定了局势,国家迅速强盛起来。

老天爷也帮忙,第二年就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好机会,这个机会来自周天子。

当时的周天子还是周襄王,就是前面送给齐桓公一块肉的那哥们。他和郑庄公一样,有一个飞扬跋扈的弟弟,叫王子带。这里顺便说一句,其实这个人就叫「带」,不过那时候称呼一个人都习惯前面加上尊号,比如后来的商鞅也叫公孙鞅,实际上他就叫鞅,加上公孙是因为他是公侯的孙子,这个「带」也一样,他是周惠王的儿子,那就叫王之子,全称就变成了王子带,和今天我们把查尔斯与王子连起来叫是一样的,只不过顺序相反。

这个王子带不仅仅是调皮捣蛋,而且长得帅,武艺好。周襄王摊上这么一个弟弟也是倒霉,对这个有能力而且还飞扬跋扈的弟弟没有任何办法,搞到最后,王子带胆子大到什么程度呢?明目张胆地和周襄王的老婆隗后滚了床单,而贵为天子的周襄王能做的事情,也仅仅是把隗后的王后废掉,你们俩继续,这老婆我不要了还不行吗?可是他弟弟王子带的回答是,不行,我和你老婆干啥你管不着,但你不能废了她的王后。

结果就是,王子带和隗后联合北边的少数民族狄发动了政变,周襄王狼狈地跑到了郑国,这时候郑庄公已经死了,现任郑国国君也是一个窝囊废,除了给周襄王一口饭吃,没别的办法,周襄王只好向诸侯求救。

诸侯里面反应最快的就是秦穆公,这家伙马上就意识到,这是老天爷给的又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机会。

就在秦国大军准备出发的时候,晋文公在赵衰的提醒下,也醒悟过来,他马上给秦穆公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就是我和周襄王两个人都姓姬,我们晋国离王城还近,现在他有难,我救他那是责无旁贷,这事就不麻烦您老人家了,我不行了,您再上。

这封信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这是我们天子姬姓家族内部的事情,您这个外人就别掺和了,不过说的是相当客气和委婉,秦穆公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只好暂不发军,让晋国先上。

公元前635年,晋师东出,晋文公率军队打败了少数民族北狄和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到王畿洛邑,继续当他有名无实的周天子。周襄王除了感激涕零地表示感谢,还从自己越来越少的土地里拿出河内、阳樊等地赏给了晋文公。晋国一时之间,声名鹊起,诸侯们都伸出大拇指,给他点赞。

因为这件事里,包含了扶危、救困、尊王和攘夷四层意思,而这八个字恰恰是春秋霸主称号的标准配置。不过秦穆公点赞时心里肯定在骂娘,这份荣誉本来应该是我的,现在被你小子抢走了。

二、城濮之战

就这样,两年之后,公元前633年,当宋成公这小子被楚国打上门来时,马上就哭哭啼啼地向晋国求救,楚国这群野蛮人欺负我们中原没人,你晋国要是不出头的话,那我只能投降了,您看着办吧。

可是晋文公也很为难,一是晋弱楚强,实力不如人,楚国经过楚成王的多年经营,兵强马壮,更加上中原地区的鲁、曹、卫等国纷纷投降,可谓是来势汹汹。正面刚?万一打不过,刚刚到手的国君宝座就可能没了,弄不好掉了脑袋,想再去流浪都不可能;二是当年重耳一穷二白的时候路过楚国,楚成王对他很不错,现在不太好意思直接对着人家开炮。

这个时候,晋文公身边一个人开口说话了。此人叫做先轸,也叫原轸,是跟着晋文公一起流浪的老臣,这家伙满腹谋略,不是一般地聪明。你要是说你没听说过,那也不怪你,因为这位爷虽然很厉害,但在历史上没人替他忽悠,不像关羽、岳飞这些人后面有《三国演义》和无数评书戏曲替他们吹牛,我们说历史人物也是需要粉丝替他们宣传的,否则不是像先轸这样默默无闻,就是像陈世美那样被人黑死。

这个先轸的见识和谋略在春秋时期都可以算作是第一流的,在他之后一百多年,有个叫孙武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就是说打仗这事儿变化无常,一定要会玩弄阴谋诡计,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人家先轸同学是如何玩计谋的。

他对晋文公说,我们在宋国的时候,宋襄公给了我们20辆车,这个恩我们一定要报,楚国围攻宋国,宋国现在很危急,报恩和救危这两件事,完全是正义的,所以,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但我们不必直接去打楚国,他不是有小弟吗?那个曹国刚刚投降了楚国,另外一个卫国刚刚和楚国通婚,我们先打这两个国家,楚国做老大的,他应该会救,宋国自然解围。

晋文公一听,这主意不错,晋军打楚军也许有点费劲,但收拾曹卫两国,那还是轻松加愉快的,很快拿下。可是,楚成王这个无情无义的老大却没有按照先轸的套路出牌,根本不管两个小弟的死活,玩了命地死攻宋国。

那怎么办?先轸还有后招,他把曹和卫的土地财宝给宋国的使者,让他们去秦国和齐国游说,不需要他们出兵,只要他们派人劝楚国讲和就行。

这点小事齐秦两大国还是愿意干的,就算不看宋国的面子,还要看他们送来的礼品面子,但先轸事先算计好了,楚国正在骄横的时候,这个面子是一定不会给秦国和齐国的。

果然,楚国人说了,让我们讲和,从宋国撤兵?门儿都没有啊,不撤!这样一来,秦国和齐国开始怨恨楚国,咋地,这点面子都不给,人家送的礼我都收了。

随后,这两国就加入了晋国对付楚国的联盟,先轸一分钱没花,给晋国找来两个帮手。不过晋文公一直等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32年,才会合了齐秦两国,从容地向宋国进发,意思很明显,楚老大,你见好就收吧,从宋国撤军,咱们你好我好大家好。

楚成王马上感受到了压力,他对自己手下的主帅子玉说,晋文公重耳这家伙,在外面流浪了很长时间,什么世面没见过?现在他和齐秦两国铁了心要救宋国,看来是上天的意思,宋国不该亡,咱还是回家吧。

楚国主帅子玉牛脾气上来了,他不想撤军:「非敢必有功,原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我不是贪图功劳,只是您身边有些小人挑拨离间说我一定失败,我只是想证明自己。这话其实就是赌气,楚成王一听之下也挺生气,可是因为子玉的家族在楚国有一定势力,他也没办法,就自己先带了一部分军队回楚国去了。

这个子玉虽然脾气大,但是人不傻,他也不想和晋齐秦的联军死磕,所以,他也想了一条计策,就派一个叫宛春的人去晋国军营,和晋文公说,咱们让曹、卫两国复国,我们楚国也不继续攻打宋国,两家都撤军,你看怎么样?

晋文公还没说什么,他手下的大臣们先不干了,你楚国用一个没打下来的宋国,换我们已经收入囊中的曹、卫两个国家,你这是谈判呢,还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在晋国大臣来看,楚国这是把自己当武林盟主了。晋

()

文公自然也不想答应,就打算拒绝宛春,让他回去复命。

这时候,又是先轸站了出来,他猜到了子玉这条计策的阴险之处,对晋文公说,我们打着救宋国的旗号而来,现在你拒绝楚国,等于是放弃,况且子玉一句话等于是救了三个国家,而我们说一句不同意,等于是把这三个国家全灭,您说说以后这三个国家的人怎么看我们,甚至都不用以后,他们如果现在知道了,很可能马上就和楚国一起来攻击我们了。

这话说得相当有道理,子玉这条计策的妙处就在这里,你晋国如果同意我的要求,那么等于是间接承认我楚国的霸主地位,而且曹卫两国还会感激我,你要是不同意呢,那就象先轸说的,曹卫宋三个国家恨死你。

仅仅是指出问题还不行,还必须有对策。先轸的计谋是,扣留宛春,封锁消息,然后快马加鞭派使者去曹卫两国,告诉他们,晋文公愿意帮你们复国,但是你们要去和楚国断交。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日突袭:禁闭 24 层  职场新人生存法则:你的职场心态,决定了你的职场的深度  步步沦陷:对不起,我爱不起你了  历史疑案中的帝王心术:没有真相,只有政治  缚君心:如何攻略傲娇狗男人  好想好想谈恋爱  围观考古现场 Ⅱ:墓地、古尸与逆天文物  洛天记:神仙俏皮又情深  一顾倾城:穿成大反派的红颜小祸水  他们行走在你我之间Ⅱ: 欲念、畸恋与离奇命案  手机亮心慌慌:聊天记录里的可怕真相  中国恶魔:极端环境下的人性试炼  零基础学围棋:从入门到入段  明朝往事:为国而战的大明风骨  「熊」出没:逆子不教,家庭之祸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络爆红好文章  护肤精华推荐与选购:从了解皮肤开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国史:皇室、文坛与神女  侍女谋  闪灵录像带:谜团深处,谎言尽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