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围观考古现场(全新升级版) > 第 2 节 马王堆(第1页)

第 2 节 马王堆(第1页)

()

「50年前,长沙镖子岭。」

小说《盗墓笔记》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把整个故事背景放在了长沙。很多人会疑惑,中国有那么多古城、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派三叔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长沙呢?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北方的洹洛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之外,长沙也是盗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考古学家商承祚先生在《长沙发掘小记》中就写到:「解放前,长沙盗墓甚炽。」盗墓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土夫子」,最初指的就是长沙地区以贩卖黄泥为生的农民。这些「土夫子」平常靠挖地里的黄泥售卖来维持生计。时间一久,或许就碰到古墓,挖到宝贝了。他们发现,用这些宝贝换取的收益要远高于挖泥土,因此一部分人干脆以此为业。长沙一带的盗墓之风由此盛行。

不过,在这个「十室九空」的地方,偏偏有一个墓葬侥幸成了例外,它被考古人员发现后,发掘出的文物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震惊了全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墓中还出土了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尸」。

这个墓葬,就是闻名世界的马王堆汉墓。你知道马王堆汉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吗?墓中那些出土的文物,又能够告诉我们哪些有趣的故事?这一次,我们就从这座令世人震惊的墓穴被发现说起,回到最真实的发掘现场,去一探究竟。

围观考古现场:神秘的「火洞子」

长沙市东郊距离市区四公里的地方,有两座小土丘,远远望去就像马的鞍具,所以当地人就把这里叫做「马鞍堆」。再后来,慢慢被误传为了「马王堆」。当时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这块地方是马殷的家族墓地。这马殷,是何许人也?

根据史书的记载,马殷字霸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的开国君王,他早年以木匠为业,后来从军入伍,机缘巧合之下,官位步步高升,并慢慢消灭了湖南境内的多股割据势力。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在湖南境内建立了南楚。马殷在位期间,不兴兵戈,保境安民,所以非常受当地人民欢迎。

后世相传,马王堆这两个大土丘,就是马殷和他儿子马希范的墓地。甚至许多地方志上也有相关的记载。比如光绪年间的《湖南省通志》中的《善化县志》就记载了「马王堆」这个地名,还表明了具体的方位:「马王疑冢,在县东南五里,楚王马殷筑。」人名、地点样样齐备,非常详细。而巧的是,这善化县在清代光绪年间,就是湖南省的省会,也就是今天的长沙。

《善化县志》作为权威的县志记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标明了马殷墓的地理位置,以长沙地区过去盛行的盗墓风气,自然有「土夫子」打起了主意。

据说,以前有个叫谢晓初的「土夫子」盯上了这个地方,他和另外一个「土夫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了这里,刚开始挖,没过多久就突然变天了,一个雷劈了下来,瞬间就把边上的几棵大树给劈断了。要不是他们正好在盗洞内,估计也在劫难逃。

干这一行的,虽说天不怕地不怕,经常和死人打交道,但要真的遇上这种事情,也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就觉得,这是老天爷给的警告。这墓,万万挖不得。于是他们赶紧钻出洞,匆匆将土填回去后,就灰溜溜地跑回了家,并在盗墓圈内散布说,这墓千万挖不得,不然会遭到报应的。

其实,如果当时谢晓初不信邪,继续往下挖,说不定马王堆就提早跟世人见面了。可是,历史没有假设,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马王堆才真正被世界所认识。

1971年,中苏关系紧张。未雨绸缪,长沙市政府决定在马王堆挖一个大型防空洞,用作战时伤病员的救护所。当时选择了两个位置,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开挖。挖到地下十几米的时候,战士们发现此时挖出来的土,赭红中夹带着一些白点,而且越往里挖土质就越硬。好不容易挖穿了这一层红土,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一层白膏泥。

所谓的「白膏泥」,其实就是黏黏的泥土,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密封性特别强。我们知道,墓葬其实是关于土的艺术,古人为了保证自己死后之所不受侵扰,除了会在墓葬内设置机关外,还会在土里做文章,用一些特殊的泥土来填充墓葬。很明显,如果某个地区地下存在古代墓葬,那么它的土质土色肯定会和周围自然生成的泥土有所区别。

毫无疑问,这红土层和白膏泥层,肯定是人为制作的、专用于埋葬死人的泥土。不过,当时负责挖防空洞的战士们可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只是觉得这些泥土以前未曾见过,仅此而已。

挖着挖着,突然间洞里倏地冒出了一股凉气,这股气体碰到照明用的蜡烛,「轰」的一声就燃烧了起来。吓得工人赶紧用泥土把火扑灭了。惊魂未定的工人们不禁好奇,地下到底藏着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鬼火」?

这个消息传到了湖南省博物馆。专家们根据当时情况的描述,初步判定,这应该是一个「火洞子」。

「火洞子」其实是当地「土夫子」对其中一类墓的称呼。长沙一带的古墓,喜欢用防渗性好、密封性强的封土,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古墓没有被破坏,整个墓穴就处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里面的随葬品,比如衣服、食品等有机物,会慢慢分解,从而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沼气。当墓打开后,沼气一遇到火种,立刻就会燃烧。所以,这种墓被形象地称为「火洞子」。

据说,在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发现过七八个「火洞子」。而且,一般发现「火洞子」,就暗示着这个墓葬大概率保存完整,因为只有未被盗掘的墓葬之中的沼气才不会泄露。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长沙发掘的墓葬少说也有几千座,但就是没有一座是「火洞子」。所以这次马王堆发现了「火洞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期待的事情。

考古人员到现场勘探之后,根据土质和地表凸起的情况断定,这很有可能是两座规模很大的汉墓,于是当机立断,开展了抢救性发掘。专家们把已经暴露的这一座墓葬命名为一号墓,另一座墓葬称为二号墓。

1972年初,一号墓正式发掘。发掘工作开始没多久,考古队员们就发现了很多个盗洞。不过所幸的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盗墓贼在挖到一半的时候都没有继续往下挖了(这大概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盗洞)。

再往下,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白膏泥层。有考古队员居然在白膏泥中挖出了新鲜的树叶。起初,大家认为,这几片绿叶可能是从墓口的地面飘落下来的,可是再往下挖,鲜嫩的绿叶不断从白膏泥中涌现出来,而且还发现了当时被遗弃的竹筐。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这些绿叶很可能就是当年建墓的时候遗留下来的,因为混杂在密封性极强的白膏泥中,即使穿越了千年,依旧鲜嫩如初。

这一发现让考古队员们兴奋无比,填土中的小树叶尚且保存得如此完好,那么,墓主人的尸体是不是也没有腐烂呢?

古代也有猝死?

发掘工作继续往下进行,终于见到了墓坑底部的椁室。椁室里外一共四层,长四米多,高一米五。这个体量,在中国考古史上已经十分罕见了。

大家都知道,墓主人就长眠在这椁室之中。但谁都不能肯定墓主人的保存状况怎么样。为了稳妥起见,考古队员们先将棺材内的随葬品一一取出,然后小心翼翼地揭开每一层棺材盖板。当第四层棺材盖板被打开之后,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众人。

墓主人安静地浸泡在无色透明的棺液之中,身上盖着两件丝锦袍,穿着麻布单衣和丝锦袍,脸上还盖着酱色的锦帕;双手双脚被丝带系了起来,同时,全身被18层丝、麻衣衾严严实实地包裹着。

当墓主人的面容终于缓缓露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她是一位女性,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但皮肤仍旧是淡黄色的,按下去甚至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还能够活动,简直不像一具古尸。

你很难想象,一具在地下埋藏多年的古尸,竟然可以保存得如此完好,仿佛时间在这个空间内静止了,所有的等待只为了这一场古今的对话。

经过现场简单的防腐处理后,女尸被立即送到了湖南省医

()

学院。经过解剖发现,女尸生前可谓是病魔缠身,同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多发性胆石症、日本血吸虫病等。有趣的是,医生还在女尸的肠胃中发现了约138颗半形态饱满的甜瓜籽。

既然女尸生前患有多种病,那么她究竟是不是死于疾病呢?首先,根据解剖的情况,女尸的脖子上没有绳子的勒痕,全身也没有机械性的损伤,所以就排除了上吊自杀、被人袭击致死等原因。而根据在肠胃中发现甜瓜子这一情况来看,死者在生前应该还可以从容地进食。那么,女尸很可能是因为某种急性疾病的爆发而突然暴毙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在外太空和女孩子贴贴  男士护肤: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对盲目选择说「不」  数据分析入行指南:助你互联网行业发展有「钱」途  阿耐职场四部曲  猛龙过江:拳手李景亮的战役  面试官的自我修养:快速提升识人技能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重生怒赚三千亿,老婆女儿宠上天!  王爷将心向明月  十宗罪:真实案件极端心理分析  傀儡妖妃:今天也要攻略臭和尚  别想打扰我学习  2021 相机推荐与选购:这款相机该不该买?看看硬核摄影科普  一切爱情都为时不晚  刺杀小说家(2021 春节档热播同名电影原著)  生而不凡  职场青年进阶指南:6 大维度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  所爱隔山海:娘子!你怎么这么能跑!  春日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