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章开始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回答我早已经想好,在行将就木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火葬,穿一身合身的衣服,埋在一个舒适的地方,身边放一些日常使用过的物品,我用了多年的相机,戴了很多年的结婚戒指,最好还有一个密封保存的盒子,里面放着我和最爱的人的照片、我的日记本、我写过的稿子等。千百年后,等后世的考古学家来发现我,他们或许能够从我随身携带的物品中,还原出我那稍显平淡的一生。但这一生,却会因为考古学家的解读,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
其实,像我那样精心准备的「身后」空间,含有丰富信息的文化遗存,被考古学家赋予了一个颇为浪漫的称呼:时间胶囊(TimeCapsule)。在这个胶囊里,时间是被浓缩的,一旦被打开,就会释放出极大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闻名遐迩的庞贝古城就是一个「时间胶囊」。公元79年,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瞬间掩埋了庞贝古城,那里的一切,房屋、居民、牲畜,乃至时间,仿佛定格在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刻,也为后世的我们,完整保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
这一章我们要聊的遗址现场,也是一个「时间胶囊」,它没有庞贝古城那么庞大,但却足够有趣。
●围观考古现场:穿越5000年的冰人
故事发生在1991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赫尔穆特·西蒙(HelmutSimon)和他的妻子埃里卡(Erika)两人都是登山爱好者,此刻他们正在攀登奥地利与意大利边境上的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我们都知道,是世界著名的登山圣地,无数的户外爱好者都想要征服它。夫妻俩已经爬到了海拔3210米的Tisenjoch山脊附近,周围人迹罕至,前进的道路变得愈发艰难。就在这时,西蒙突然发现前面山谷的河床下面有一团黄色的不明物体若隐若现。好奇心驱使着他慢慢向前走去,等到他看清楚之后,便惊恐地喊了起来:「是个人!是个死人!」
只见一具尸体面部朝下,赤身裸体地,趴在冰块里一动不动。看着因为冰雪融解而露出的茶褐色头后部和肩部,西蒙夫妇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具几年前的登山遇难者的遗体罢了。毕竟每一年,都会有数十名登山者在阿尔卑斯山丧命,他们有的因为雪盖开裂,掉进十几米深的裂缝而死亡,有的则因为失足从山上滑落而丧生。这一具尸体,或许就是其中某一位可怜的人。
西蒙夫妇仔细地查看了一下尸体,发现尸体早已萎缩得不像样,如同一具干尸一般了。看来,这具尸体死了有很长时间了。但让他们疑惑的是,这位遇难者浑身赤裸,既没有穿登山服、背登山包,周围也没有任何登山工具。
这实在是有点蹊跷。带着种种疑问,西蒙夫妇决定放弃这一次的登山计划,拍了一张现场照片,下山后立刻向奥地利警方报了案。
一开始,警察只把这个当作一起普通的失踪案,他们派了一个救援队,试图将遗体从冰块中营救出来。没想到当时的环境特别恶劣,救援难度非常大。救援队员想尽了各种办法来破冰。他们看到旁边刚好有一根木棍,就顺手拿过来撬冰,结果当然是毫无效果。接着,他们又用充气钻来碎冰,结果不小心破坏了尸体的臀部。
这实在是有点痛心,救援队员随手拿起的木棍后来经过研究,其实是一把古人使用过的弓,而被破坏的臀部则可能会对后续的研究造成巨大影响。当然我说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了,毕竟当时的救援队,都以为这是一名不幸遇难的登山队员。
到了第五天,遗体才被艰难地「营救」出来,连同附近散落的一些物品,一起被运下山保护了起来。
但是,在对遗体及其物品进行初步检查之后,奥地利当局觉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我们来看看被一起带下山的有哪些物品:一些兽皮、一把铜斧、一把匕首、一把木弓,以及装着弓箭的箭袋。这看着哪是一位登山者,分明是个全副武装的猎人啊。
于是,他们请了一名叫做康拉德·斯宾德勒的考古学家来做了简单的分析。他仔细考察了物品中的一把铜斧,根据它的样式和做工,结合类型学分析。斯宾德勒初步判断,这具尸体至少有着4000年以上的历史……
「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尸体。」消息一放出来,无数学者立刻趋之若鹜。有的学者通过提取部分露出的骨骼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结果出乎意料:这具尸体生活在公元前3350年到31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比之前预估的4000年,整整早了1300年。这是个什么时间概念呢?也就比埃及最早的木乃伊早个大约1000年,和我国良渚文化的年代上限相当。而目前为止,我们在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发现的,都是古人们留下的遗物,即使是古人的遗体,也都是一堆堆皑皑的白骨。
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冰冻木乃伊。由于它是在阿尔卑斯山的奥茨山谷发现的,因此被命名为「奥茨(Otzi)冰人」。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奥茨山谷位于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的交界处,最初冰人是由奥地利当局保管的。但意大利政府认为,冰人是在自己国家这一边发现的。争执了几个回合后,双方谁也不服谁,最终决定各自派遣测绘专家对冰人发现的地点进行严密的测量。结果是,冰人的发现地点是位于距离国界线92.56米的意大利境内一侧。所以现在,冰人被保存在山脚下的意大利博物馆。
●巧合中的巧合
现在,我们又得抛出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奥茨冰人究竟是如何保存下来的,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我们知道,一具尸体能够摆脱时间的侵蚀,除了类似埃及木乃伊那样采用了复杂的人工手段外,大多数都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是环境和运气的双重结果。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环境。奥茨冰人死在了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上,常年的冰雪将尸体掩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死亡后迅速冰冻,这极大地阻止了微生物的滋生,延缓了尸体的进一步腐化。所以即使经过了数千年,尸体的各个身体器官仍然保存完好,只是因为脱水的原因变得干燥罢了。
讲到这里,一些学理科的同学可能会反驳:「冰川它本身的运动难道不会对尸体造成破坏?」的确,在重力的作用下,冰川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而被冰川裹挟的尸体,它的组织器官很容易受到冰川运动的影响发生位移。根据研究,阿尔卑斯山冰川大约每年移动30米,照这个速度估算的话,仅仅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奥茨冰人的遗体就会达到融冰底部的边缘。
可事实是,奥茨冰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保存得很完整,丝毫没有被撕裂的痕迹,为什么呢?
这就得提到另一个巧合了。原来好巧不巧,奥茨冰人死后倒下的地方,正好是一块岩石的凹地。这是一个天然的、稳定的冰柩,冰川只会不断地在尸体的上方流动,不会对尸体产生任何影响。
而更巧合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一场来自撒哈拉的风暴在冰层上覆盖了一层尘土,冰雪吸收阳光融化后,露出了暗黄色的皮肤;如果不是因为西蒙夫妇恰巧经过此地,又好奇地向前看了看,那么我估计,奥茨冰人或许还得在这雪山中孤独地待上好些日子。
●时间胶囊
在一开始,我们提到了时间胶囊这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茨冰人就是个完美的时间胶囊。它保存完好,四肢、皮肤、内脏都毫发无损,甚至连消化道中的残留物都完好地保存下来了。它死前携带的工具,铜斧、匕首、弓箭,就放在它死前的位置,没有被人扰乱过。所以,奥茨冰人对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来说,简直就是个宝贝疙瘩,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无数的研究者都想对它进行研究。
最初,因为受限于技术
()
条件,冰人一直被放在一个零下六摄氏度、湿度99%的恒温恒湿的特制储藏室中,发现之后的二十余年来,一直冷冻保存着。这样的冷冻状态,对于调查研究是很有局限性的,研究者只能观察身体表面,但是胃、脑这些身体内部的器官却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直到2011年,鉴于医疗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研究者们才向政府申请,对冰人进行完全解冻研究。
整个研究,专家们提取的样品多达149个。那么通过这些样品,研究者们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呢?
最基础的,当然就是冰人的基本信息了。它是一名大约45岁的男性,身高约160厘米,体重50千克上下,穿着38码的鞋子。这些体貌特征,也比较符合当时欧洲新石器时代晚期成年男性的平均数据。
研究者提取部分骨骼进行DNA分析后发现,冰人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疾病:乳糖不耐症。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如果摄入大量乳糖,会产生腹泻、腹胀这些症状。乳糖不耐症是由基因决定的,大多数白人他们终生都能够消化乳糖,而像我们东亚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则大多数不能。对的,你我,包括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有乳糖不耐症,但为什么大部分人平常喝牛奶没事呢?因为这只有在摄入超过一定量之后才会出现。这一发现至少表明了,在冰人生活的那个时期,生活在阿尔卑斯的人们的基因还没有开始分化,之后由于牛、羊等家畜的驯化,人们开始日常摄入奶制品,基因逐渐变异,到现在,85%的生活在阿尔卑斯的现代人都能消化乳糖成分。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在冰人的胃里提取出了一个200克重的硬块,这是冰人临死前吃的食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这里面包含了多种食物,其中就包括动物的脂肪和毛发。这说明,冰人曾经食用过多种兽肉,吃得最多的,是一种叫做羱羊的山羊,它们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自古便是人类的盘中美味。
胃里还检测出了小麦,并且还有用水加工过的痕迹。此外在肠内还发现了煤烟的粒子。这三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强有力地证明了,当时的人类已经懂得在小麦粉里掺水揉捏,然后用火烤制成面包了。5300年前,冰人已经吃上了面包。
现在学界一般认为,面包发源于一万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考古学家在约旦东北部一个叫shubayqa1的遗址发现了面包碎屑的沉积物样本,通过年代测定,这些碎屑的年代距今达14400年。这说明,那时候的先民已经学会用水搓揉小麦粉加以烘烤,这便是面包的雏形。埃及最早的烤制面包,大约出现在八千年前,至今在大英博物馆还保存着珍贵的实物。但是,以前的发现,都是集中在像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这些公认的文化发达地区,而像阿尔卑斯山这样的「苦寒之地」的人们,居然也能吃上面包,而且还能吃到多种肉类,看来,这一地区的原始文化的生活水准,比我们想象中要高……
●文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2021 相机推荐与选购:这款相机该不该买?看看硬核摄影科普 刺杀小说家(2021 春节档热播同名电影原著) 十宗罪:真实案件极端心理分析 男士护肤: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对盲目选择说「不」 职场青年进阶指南:6 大维度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 阿耐职场四部曲 所爱隔山海:娘子!你怎么这么能跑! 生而不凡 数据分析入行指南:助你互联网行业发展有「钱」途 猛龙过江:拳手李景亮的战役 在外太空和女孩子贴贴 王爷将心向明月 桃花源异闻录: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春日宴 别想打扰我学习 一切爱情都为时不晚 情绪管理:如何舒适过生活 傀儡妖妃:今天也要攻略臭和尚 重生怒赚三千亿,老婆女儿宠上天! 面试官的自我修养:快速提升识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