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诗人之死:中国诗人的绮梦、爱欲和国忧 > 第 2 节 钱谦益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第4页)

第 2 节 钱谦益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第4页)

——钱谦益「爱国」吗?

与在国难来临时慨然殉国者相比,不够爱。

但与改朝换代后无事苟安者相比,却又爱得更多些。

你让他慨然赴死,他舍不得,你让他一股脑忘却,他又忘不掉。

如今,是徒然哀叹前事,还是奋起有为?退,可以安然终老,进,可能家破人亡。

钱谦益最终的决定是:余生有限,不如亡羊补牢,且看是否能把乾坤挽回。

这一年,钱谦益已经六十五岁了。

但还未真正着手,意外的灾祸降临了。

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十六,他早起礼佛完毕,突然有差人破门而入,将他抓入狱中。

被抓的原因,是因为以为同样心怀故国的卢姓旧友,被控「私藏兵器」,而在卢家又搜出了钱谦益的信件和诗稿。

此次下狱,钱谦益和两名家仆被囚于一室,三人锁链加身,连成一串,大小便时也不能解开,条件恶劣,尊严全无。

这次下狱,儿子钱孙壮束手无策,而妾室柳如是则奋力周旋。

钱谦益被捕之时,柳如是卧病在床,但一见差役来势汹汹,马上从床上起来,强支病体,一直跟随。后来,又多方活动,终使钱谦益洗清干系,安然脱身。

所以钱谦益深有感触:「恸哭临江无壮子,徒行赴难有贤妻」,不顾柳如是妾的身份,改称她为「妻」,以示敬重。

两年后,钱谦益又一次遭遇牢狱之灾。

这次,他的案子是由黄毓琪举兵反清一案牵出来的。

钱谦益曾与黄联系反清事宜,并为此筹措军饷,确有「谋反」实迹,并非无端牵连。

案发,黄毓琪供出了钱谦益,钱谦益被押送南京受审。

作为主犯,黄毓琪被判死刑,钱谦益暂未被发落,但前途很不妙。

钱谦益的自辩道:我先前已投降效忠本朝,家中子侄又有数人都已在新朝出仕做官,而且年老力衰,哪有可能去做这些大逆不道之事呢?

和上次一样,这次钱谦益能免除刑责,最终出狱,也多亏柳如是的智谋。

两次牢狱之灾,其实都不冤枉。这几年,钱谦益的确是在暗中活动,多方联系有复国之志的故交新知,希望他们能起兵反清。

在狱中,死生一线之时,他反而更加灵台清明,明白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所以重获自由之后,他更加急切地想把全部的心力用来光复明朝。

数年间,钱谦益联络过不少人,其中最有名的、也是他寄寓了最热切的期望的,是郑成功。

郑成功生于日本九州,母亲为当地人,父亲郑芝龙早年为走私海商,迹近海盗,后来被明朝招安,入仕为官,六岁的郑成功便随父亲回国。

1644年,郑成功入国子监读书,师从钱谦益。钱谦益初见郑成功,便眼前一亮,对谈一番,更觉对方才华横溢,称赞他「声调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郑成功本名「森」,钱谦益据此给他赠了一个字:「大木」,希望他来日成为国家栋梁

不能不说,这个字有点预言的味道。

后来,南明弘光帝被清军所杀,郑芝龙兄弟在福州拥立唐王称帝,即隆武帝。隆武帝感激郑氏拥立之功,亦赏识年轻的郑森,赐姓「朱」,赐名「成功」。

但仅只一年,隆武政权又被清军所灭。郑芝龙不愿再逃亡反抗,在闽被俘,随后投降。

郑成功则一直坚持抗清斗争。

钱谦益暗地里与郑成功保持联络,顺治十一年(1654),郑成功北伐,钱谦益倾其积蓄,作为军资。

公元759年,杜甫在夔州写下了千古名作《秋兴》八首,因悲秋而感发,把忧国之情、漂泊之叹、沦落之情融于一体。

正好九百年后,钱谦益怀抱着亡国的感慨、复国的希望,开始步韵杜甫的《秋兴》诗,名为《后秋兴》。

这组诗的创作从1659年持续到1663年,他十三次步韵《秋兴》,共写了104首七律。

开始写这组诗时,郑成功攻入长江、似乎中兴在即,郑成功自己还曾写诗称「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意兴豪迈,志

()

在必得。

可后来,北伐失败,郑成功也在台湾患病去世。

钱谦益做了多年的中兴复国梦,彻底破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非「弱者」:拐卖、谋杀与精神控制  明月何皎皎:灿烂的魏晋文化  你好,楚律师  战损美人崛起计划  不系舟:炮灰自救攻略  千万种心动:喜欢你是甜甜的  医婿叶凡  诡秘情话:残酷月光下的爱意  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间  喜欢藏不住  直击本质:高效能人士的 8 个思考习惯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闪婚怎么可以这么甜  我不结婚的理由  这恋爱超纲了  龙神低语  九重春:古代令人上头的小姐姐  特殊恋人:穿越荆棘拥抱你  风起之前:重大决策幕后  心机仅你可见:双向暗恋,甜蜜对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