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顶点小说网>某个不曾遭岁月蚀掉的画面读后感 > 第四辑 母亲的羽衣(第1页)

第四辑 母亲的羽衣(第1页)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有人说她的羽衣被锁在箱子里,她再也不能飞翔了,人家还说,是她丈夫锁上的,钥匙藏在极秘密的地方。

圆桌上的亲情构图

这家餐厅一看就知道并不是什么美食主义者肯来光顾的地方。它是一家大旅馆的附属餐饮部,虽然倒也明窗净几,但既缺乏佳馔名肴的排场,也没有路边小吃的活泼生鲜性格独具。

我们那天中午去这家餐厅是因为应邀参加某项高雄市“政府”的文化活动,事情完了,受“官方”招待一顿饭。“官方”当然不能带我们去小摊子,又不可能招待真正的盛筵,这种地方就变成了中庸之道的选择。

也许因为是星期假日,每张桌子都有人,每把椅子上都有人。陪我们来的官员一直庆幸订位早,否则,找不到吃中饭的地方,对他而言简直是玩忽职守。

同桌有位法国教授,坐定了以后,他说:

“你们看,每桌上都是一个大家族呢!从祖父母到孙子。这种事,在法国,你简直看不到。”

我起先也没注意,经他一说,我才注意到,原来每桌都有一两个老人,四五个中年人,加上五六个小孩。这样浩浩荡荡,各自成军,看来倒也真的很壮观。而我为什么居然视而不见呢?大概我认为事情本来理当如此。上馆子,对一般家庭而言,也不算一笔小开销,很少有人是天天上馆子的。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假日,做儿子的不上班,做孙子的不上课,正好可以一齐去吃饭。这倒让我想起一句成语——“扶老携幼”——来了,这成语真是好,简单四个字,便把一幅图画勾勒得那么翔实生动,古人用词真是精妙。

想想,人生最幸福的阶段大概就在有老可扶、有幼可携的日子吧?虽然辛苦一点,但三代同桌的圆满构图并不是经常可期的。

对我来说,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带着三代来吃饭是十分自然的事。更何况,桌上看来还包括成年以后各自分居的弟兄姊妹。趁此假日,一齐聚拢来,让孩子被祖父母检阅一番,也是盛事啊!

“真是好!”法国教授一桌桌看去,“在法国,餐厅里总是一男一女,既没有老的,也没有小的!”

我随着他赞赏的目光看去,只觉一家家父慈子孝,正合《世说新语》一书中所谓的“名教中亦自有乐地”,原来道德伦理的世界中也有其动人的美学。

这餐厅的菜,果不出我所料,除了实惠,既不精美,也不具个性。但那感动了法国教授的“餐厅天伦图”使我心软了,我呆呆地望着那些扶老携幼的小市民,心里想着,真的,也许在全世界,都不见得很容易看到这种圆桌上的亲情构图,这家餐厅仍然是值得记忆的。

最后的戳记

房间里很拥挤,顺着桌柜往前走,我后面的同学推着我,我也推着前面的同学。我已经过了好几个关口:报到了,填了注册单,并且缴了学费,现在我正把选课卡递了过去;办事小姐抬起头来和我打了个招呼,很亲切地问我:

“都选吗?”

“当然。”我怎能不全选呢?以后我再也没有机会选课了。

我继续往前走,又缴了一些零碎的钱,便开始办借书证的手续,来到最后一个关口查验学生证。我从皮包中取出那精致的小本子,红色的封面虽然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依然保持它的鲜艳美丽。我翻开第一面,上面写着我的姓名、籍贯和出生年月日,并贴着我高中时代的照片。那自然弯曲的短发,那看来似乎和什么人赌气的神态,现在都令我怀念不已。而今而后,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再也不会戴这样一张脸谱了。我又翻一页,是记事栏,除了公车处盖过一方“挂失有案”的图案外,便空无所有了。接下去的一页是注册登记栏,上面有八个方格,分成两列,是让注册组盖章用的,每学期注册的时候盖一格,我已经盖满了七个格子,只剩下右下角的一个空格了。我平时很少注意这些琐细事情,今天却在异样的心情下仔细地谛视了一番。这个图章不大。只有两公分见方,刻的是纤细的篆文,以前我为什么不曾注意过呢?为什么到今天我才这样眷恋地看着它呢?为什么到今天我才发现了不同的意义呢?

我想着,竟把伸到柜台上的手缩了回来。

“最后一个章了,”我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个章了!”

忽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哀,莫名其妙地有着出去痛哭一场的冲动。茫茫然地,我走出了嘈杂的房间,独自步向校园。早日的阳光照在草地上,那样淡淡的、柔柔的阳光,把景物衬托得肃穆而清丽。我随便择了一处草厚的地方坐下,对着溪水,对着青山,竟一点也得不着宁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头埋在双臂中,我什么也看不见了,除了那一片草皮,那生长在我足旁的草皮。但我还是看到那红色的小本子,以一种倔强的姿态躺在草上,那红色刺着我的眼,我的心。我禁不住又把它翻开,我又看到那七个印记了。七个精巧的朱红色的印记,在我眼前跳跃着,我的心感到异样的伤痛,我不禁有些恨自己了。真的,何以当别人庆幸自己即将毕业的时候,我却难过起来?

第一个章,我回想起来了,那是三年前的夏天,那充满了兴趣和胆怯的一天,当我接过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展布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绮丽的远景啊!记得有一句话说:“大学就是一个你进去时自以为什么都知道,毕业时才了解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地方。”然而那时候,我并不曾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如今更觉得一无所知了。何以我被安排要走在这条寻索学问的路上呢?这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啊!

第二个章盖在一九五九的二月里,轻淡地模糊地表示着一片平淡、朦胧而又恬美的生活;第三个章开始,我便在学校里领取自助金和其他奖学金了。回忆起来未始不是一桩艰苦的奋斗,我不止一次地站在布告牌前,仰望自己是否出现在那幸运的名单里。我总是被一大群人挡住了,根本看不到任何名字,大约每次都是别人替我看到的。好几次都有朋友拍着我的肩膀,或拉着我的长发,叫道:“恭喜啊,你得到了!什么时候请客呢?”那时我会快乐地流下泪来,我会找到安静的一角,坐下来,感谢那位给了我机会又给了我智慧的天父,也很自然地想到我的父母,以及许多关切我、期望着我成功的人,因而觉得自己到底做了一件对得起人的事。在那有限的金钱中,我领受了无限的快乐。

我用那笔钱来买书,好让许多先哲的思想进入我的心中;我用它来买文具,好让我的思想流入别人的心中;我用它买我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因为我从来不觉得死守着一份钱财会有什么好处。此外,剩下的一点数目,我使用它买一些亲友们所喜爱的东西,或是给父亲的一本书,给母亲的一枚胸针,给弟弟妹妹的钢笔、玩具,或是给朋友的生日卡片,因为当笑容从别人面上闪亮的时候,我心头的明镜便也映出快乐的形象。

从那平整的印记中,我仿佛又看到平整的校舍,何等巍峨庄严的一座大楼啊!这是我完成一百六十九个学分的地方!我心怦然,一种肃穆而神圣的思想在我胸中升起,我不知道是哪些人的血汗钱集募起来建造了这所大楼,但我知道,总有那样一批人。我不知道是谁设计出它,谁堆砌成它,但我也知道,总有那样一批人。我,一个没有长处也没有优点的人,上天何其钟爱我,让那么多我所不曾谋面、不知名姓的人,助我完成了学业。是的,这只是七枚小小的印记,但隐含着多少人的爱与关切啊!

我的眼前似乎仍浮着那平整的大楼,大楼的右侧是院长的办公室。好几次我站在他的办公桌前,好像我们不是师生,而是朋友,我们的谈话往往持续到电话铃响了、他不得不和别人答话时为止。在这学校里,我得到了许多大学教本上的知识,更得到了一些书本外的学问。有一位同学说:“这是我们的黄金时代!”是的,使我们的日子得以称为黄金时代的,便是这些学者脑中闪烁的智慧!

大楼第三层,靠中央部分的一间房子,便是我的教室。我们班上只有十一个人,上课的时候,我们比庞大的学校或庞大的班级舒服得多,教授可以征询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见,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的重要性。逢到上“诗选”时,我们就作对子或联句。那情景不像是上课,倒像是什么诗人大会似的。记得有一次作“秋兴”的诗,有同学吟了一句“飘萍何所托”?教授说:“太萧飒了!”我忽然想起一句“傲菊乃相宜”,便对上去了,教授大为高兴。句子虽然谈不上好,却也颇能见志。如果有一天我老了,回忆起少年狂态,这件事当可算作资料之一吧。

在教室里也有很痛苦的时候,好几次我抱病上课,感到眩晕而惊悸,但我非不得已,绝不请假,一则我不愿意错过任何听讲的机会,二则我太重视出席全勤的那份荣誉。我感谢上帝,他给了我一宗最大的财富——健全的脑子,健全的理性,和健全的身体,我从来没有生过比感冒更严重的病,而当我病的时候,他更给我足够的支持力,让我向上的意志不曾仆倒过。

教学大楼的右边是活动中心,在那里我也有着我另一面的绚丽生活。我虽然从小好静,不爱活动,唯一的消遣就是躺在床上看小说或听唱片,但这几年来,我也被强迫地活动了一下,我发觉一个人固然可以从有兴趣的活动中领受益处,却也往往从没有兴趣的活动中得到经验。我曾为社团活动奔走过,疲乏过,抱怨过,但当一切过去了,我仍然成为我的时候,我悟出那“毕竟为别人做了一点事”的快乐。

在图书馆里是最美的时光了,我常在那里读书或写稿,不时停下来看看四壁图书,而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警觉;有时更无所事事地坐着,把玩一朵小野花,看白云从长窗外的蓝天展翼而过,心底涌起无言的喜悦,人生是何等的美,何等的有希望,何等的值得眷恋珍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唧唧复唧唧:小世界的俗与真  没有什么了不起  天选恩仇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赋得永久的悔  朗润集  搬空钱财,我送后妈一家去下乡  水蛇腰  东京梦华录  天选小炮灰,我作死你们  孤独的异邦人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风月有痕  猎人们  我修天道,见谁都能一招秒  送你一度温暖  旷代的忧伤  天外的乡愁  桥的故事  极品家丁,俏小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